銀川市財政局圍繞激發人才活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不斷加大財政保障力度,自2018年以來,積極籌措資金 3.2億元,完善人才引育政策,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促進全市經濟提質增效。
出臺銀川市關于激發人才活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更具優勢的人才引進與培養政策。為加快推進銀川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激發人才活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銀川市摒棄以往人才政策碎片化、操作性和吸引力不強等弊端,整合出臺全區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1+2+7”人才政策,彌補銀川市在人才認定、人才評價、人才表彰和服務保障等多個領域缺乏系統性政策的空白,統籌制定符合實際,規劃科學、特點鮮明的全方位人才新政,為加快建設“綠色、高端、和諧、宜居”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建立西北地區首只3億規模的創新創業投資基金。為進一步改革完善創新創業體制機制,充分優化銀川市創新創業環境、引進創新創業優質人才落地、促進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發展,吸引和支持更多優秀人才(團隊)和優秀項目在銀落戶并發展,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建立規模為3億元的銀川市創新創業投資基金。
創新人才引育體系,落實高精尖缺人才優厚待遇。落實《銀川市高精尖缺人才優厚待遇實施辦法》及7個細則。截止2019年底,認定高精尖缺人才350余名,兌現生活補助2000余萬元,高精尖缺人才子女就學、配偶就業、醫療保健等配套工作全面落實,受到廣大人才一致好評。打造人才流動洼地,加強柔性人才引進工作。市財政撥付資金3000萬元,實施“才聚銀川、夢圓塞上”校地企對接活動、全國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銀川站)、“創意創新在銀川”等活動,推進“首都帶首府”“閩寧合作”“蘇銀合作”等跨區域人才引進合作機制,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通過技術指導、項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才引智。2019年以來,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200余名,人才團隊30余個。加大本土人才培養力度。撥付資金700余萬元,實施“人才小高地”建設、學術技術帶頭人儲備等五大人才工程,按照單雙年分行業梯次有序合理開展鳳城系列表彰工作,已完成“鳳城名醫”“鳳城名師”“鳳城工匠”“鳳城科技名家”“鳳城社工名人”共計86人的評選表彰活動,切實激發廣大人才愛崗熱情,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才住房保障服務。落實1億元資金,購置256套創新型大學生共有產權房,為創新型大學生人才提供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和生活補貼等四種供選住房保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