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西省"全面改薄"工作整體安排,相關縣(市)近期對各自轄區"全面改薄"情況進行了自查自評。太原市涉及"全面改薄"的三縣一市也交出了各自的成績單。
清徐縣:縣域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2014年和2015年,清徐縣使用中央、省資金2056.4萬元,縣自籌資金 2906.83萬元,為全縣農村學校配備音、體、美、科學教學實驗儀器等設備,配備多媒體設備、云機房,3所農村初中學校改造綜合樓、學生宿舍、食堂、餐廳等,滿足教育教學和師生生活基本需要,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全面實現縣域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具體表現在:清除D級危房,學校校舍符合抗震消防和采光通風要求,配齊必要的教學儀器設備、課桌椅、圖書,學校操場、運動場地和體育設施符合規定;改善學校生活設施,實現寄宿生每人一個床位,食堂、廁所能夠滿足學生需要,有必要的飲水、取暖和安全設施;科學規劃、合理調整中小學布局,確定26個教學點,基本滿足偏遠地區孩子就近上學的需要,對學生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人的標準核定公用經費;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實現了“校校通”“班班通”,以信息化手段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化。
古交市: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4年至2015年,古交市累計投入資金6984萬元,“全面改薄”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全市中小學校舍無D級危房。新建校舍保障了基本的教學條件,多層校舍建筑每幢不少于2部樓梯,樓梯坡度不大于30度,護欄堅固。教室堅固、耐用、通風,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內照明和黑板材料均符合規范要求,窗臺高度符合安全標準。全市所有學校均已實現一人一桌一凳。根據學校地理條件,對所有“改薄”項目學校的運動場地及校園道路進行硬化,配備了相應的體育設施、體育器械。根據學校規模、學生年齡特點、圖書使用率添置圖書,購置圖書65100冊。目前,全市小學生均圖書達20冊,初中生均圖書達30冊。
古交市學校生活設施進一步改善。學校宿舍均未設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宿舍通風、采光、消毒、殺菌措施到位,寄宿生一人一床位,徹底消除了“大通鋪”現象。全市寄宿制學校全部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每所學校均配有電熱開水機或電熱開水房,能滿足學生實際的需要。
婁煩縣:資源配置向農村教學點傾斜
婁煩縣2014年至2015年度“全面改薄”項目共計4所學校,其中涉及校舍建設項目3所,已全部竣工;信息化建設及設備配置也已全部完成。2016年項目共計3所,涉及校舍建設項目2所,其中新建靜游鎮寄宿制小學學生宿舍改造已竣工,新建第三實驗學校已完成選址、規劃、立項、可研、初步設計、環評、土地等前期手續,正在辦理土地征用手續。此外,2017年15所學校設備購置項目今年已一并實施完成,完成投資548萬元。
婁煩縣堅持教育經費、師資力量、設施設備等資源配置向農村教學點傾斜,全縣共有教學點63個,按100人補助標準單獨核定公用經費;嚴格落實農村教師特崗計劃,2014年至2016年共招聘特崗教師79人,全部充實到農村學校,優化農村學校師資水平;執行鄉村教師補助政策,年均投入300萬元,保障鄉村教師進得來、留得下;合理安排教學點的師資力量,采取緊缺學科“走教制”,確保農村教學點各項課開齊開足。
陽曲縣:形成時間表、路線圖
陽曲縣開展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摸底排查,確定薄弱學校范圍,針對每所學校(含教學點)辦學條件缺口,明確彌補缺口的途徑、時間安排和資金來源,形成改善薄弱學?;巨k學條件的時間表、路線圖。陽曲縣“全面改薄”項目建設共規劃53所學校。今年“全面改薄”總投資3171萬元,校舍規劃建設面積3691平方米,運動場改造建設面積1.8萬多平方米等。
陽曲縣實現了教育網建設全覆蓋、專任教師“人手一機一桌一柜”、多媒體“班班通”,圖書室、閱覽室建設、音體美衛器材、綜合實踐活動室器材配備等教育標準化建設配套工程全面提升,教室、實驗室、功能用房多媒體教學設施配備達到辦學條件標準,學生實現了一人一桌一椅。在改善學校生活設施方面,陽曲縣初中學校學生食堂全部改造完成,完全滿足學生的就餐和飲用開水需要;實現了寄宿生一人一床,消除了“大通鋪”現象;學生宿舍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安裝了監控報警、消防和應急照明裝置,配備專人負責,學生的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