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錫通過連接金融機構與其他部門間的,建立銀企網上對接平臺等措施,讓金融變得更加“智能”。申貸、審批、風控,智能化的改變滲透了銀行貸款的多個環節,不僅個人得到了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很多以往難以獲得貸款的企業因此而獲得了企業成長中的首筆貸款。
部門間互通,
讓不少企業拿到了創辦以來首筆貸款
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難在增信。長期以來,“融資難”一直是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題,也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對他們來說,一來規模小,企業管理、制度等不盡規范,信息不透明,僅通過財務報表難以讓銀行分析把握;二來實力弱,難以提供銀行貸款需要的各種擔保措施。因而,增加非財務因素增信,成為解決的辦法之一。
去年,江蘇銀行無錫分行在市內首個開通“銀稅互動”業務,與江蘇國稅合作搭建“小微企業稅銀互動服務平臺”,推出首款稅銀服務產品——“稅e 融”。此后,“融資難”有了轉變的契機。來自江蘇銀行無錫分行的數據表明,截至目前,“稅e融”客戶中有超過60%的小微企業是第一次獲得銀行的貸款支持。
2011年成立無錫某通用設備有限公司正是典型的“第一次”企業。今年4月份,由于上游企業下達訂單不斷增加,無錫某通用設備有限公司業務量出現了較快增長,單純依靠股東投入和經營積累滾動投入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快速擴大的流動資金缺口需要。于是,企業負責人向合作銀行提出了融資需求,希望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快速補充營運資金,擴大經營規模、實現良性運轉循環。幾輪接觸談判下來,在與銀行周折反復的溝通過程中耗費了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由于缺少有效資產提供擔保,無法滿足傳統模式下銀行授信審批的要求,融資瓶頸問題仿佛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一樣壓在該企業負責人的心頭。
直到企業負責人偶然了解到江蘇銀行“稅e融”產品,通過將企業納稅信用等級、納稅數據與金融服務相結合,以此作為增信手段提供“全線上、純信用、高額度、自動審批、隨借隨還”等人性化服務功能,情況發生了“逆轉”。該公司正符合“稅e融”產品須正常繳稅兩年以上、納稅信用等級B級以上、無不良征信記錄的要求,在江蘇銀行無錫分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通過在線登錄江蘇省國稅局辦稅大廳和江蘇銀行企業網上銀行,從“點擊申請”到“貸款到賬”,不足一分鐘時間,貸款額度就發放到了企業老板的個人網上銀行賬戶,讓該企業負責人大為驚喜。
目前,“銀稅互動”業務已在無錫銀行業間廣泛開展,南京銀行無錫分行、無錫農商行、江陰農商行等14家銀行陸續推出相關業務。截至9月末,14家銀行共對2800戶企業發放了1.3萬筆貸款,總額達33.9億元。
此后,無錫市各銀行機構開展了多次與政府部門、其他金融機構的數據互通的嘗試,建立與包括住房公積金流量信息、銀聯商務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結算信息的連接。基于互聯網+、等技術,這些創新舉措為小微企業帶來了更多維度的融資可能,也讓無錫銀行業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上邁出了更堅實有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