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綠色發展之路的背景下,西寧市委提出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進“三區”建設和建設幸福西寧的重要載體;是著力提升城市發展水平,建設綠色開放宜居城市的重要契機;是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是鞏固青海旅游集散中心地位,打造中國夏都品牌的重要依托。
一、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與現代旅游業的關系
當前,在青海省肩負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重大任務的前提下,要求產業發展必須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為特征的集約型發展模式,大力推動增長動力轉換和發展方式轉變,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重要發展思路?,F代旅游業作為對資源能源消耗量及生態環境的破壞總體較小的產業,成為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綠色實力”的切入點,是西寧綜合實力和現代化程度的綜合反映,也是西寧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與現代旅游業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借力的關系,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可以促進城市綠色轉型的實現,而城市綠色轉型可以為旅游業加快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
二、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與現代旅游業和諧發展的政策建議
1.倡導綠色理念,積極培育現代綠色文化體系
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建設必須注重以“綠色理念”為核心的綠色文化體系的培育,對綠色城市的形成、完善和生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將對綠色城市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同時也是旅游業發展重要的旅游吸引點。從地方特色的綠色文化挖掘和時代特色的綠色文化培育兩個方面進行體系構建,一方面應加強地方特色的綠色文化的提煉、整理、保護和弘揚;另一方面培育體現時代特征的綠色文化,以全新的綠色理念營造城市建設、環境友好和旅游發展三者的和諧統一,還要注重在城市居民及游客中推行綠色生活及消費方式的轉變,實現全民參與的踐行范式。
2.加強科學規劃,統籌布局環境友好的綠色生態體系
綠色生態規劃對城市綠色發展有著極其長遠且結構性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科學規劃,綜合考慮地形、氣候、人文特色、社會需求等因素,統籌布局環境友好的綠色城市生態系統,營造景觀秀美的旅游環境。以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為藍本,以城市文化機理和歷史脈絡為延伸,使城市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原生態系統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既滿足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功能要求,又突出旅游發展環境的特色,進而形成科學合理的城市總體生態格局。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循環高效的綠色經濟體系
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建設,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新凈化綠色城市產業體系,強化綠色科技創新,建設循環高效的綠色經濟體系,大力發展與旅游業相互融合的綠色服務業、健康產業、生態效益型工業,同時培育壯大綠色新興產業,重點支持已形成規模的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的發展,突顯綠色科技的重要內驅力,強化綠色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提高節能減排效率。
4.重視民生領域建設,構筑和諧宜居的社會促進體系
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建設要重視民生領域建設,構筑和諧宜居的社會促進體系,維護城市社會的公平正義,實現經濟與民生的協同發展。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要加強城市基礎工程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居民幸福指數,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把西寧建成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綠色開放宜居城市。
5.提升城市知名度,推進中國夏都品牌建設
中國夏都品牌作為西寧的金名片,不但形象定位準確、特色突出,而且富于城市凝聚力,是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一個重要標志。旅游企業應積極設計中國夏都品牌的系列旅游產品,各部門應密切配合,進行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高密度的旅游產品宣傳,鞏固城市整體形象,提高城市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鼓勵游客綠色消費,帶動交通、餐飲、住宿、服務等行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