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開發區改革發展的意見》,2017年至2020年每年安排開發區發展專項資金5億元,配套省開發區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開發區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開發區創新發展,對考核為先進的,發展快、帶動性和示范性強的開發區給予獎勵。
全市開發區的發展目標——
到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別達到50%、45%以上;
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別達到55%、50%以上。
各開發區建立2~3個招商隊伍 實行競爭性考核
按照省政府的批復意見,2016年,我市對開發區進行了優化整合,省級經濟開發區由原來25個整合為19個,與此同時加快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與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國家級高新區的發展。
由此,掀開了我市開發區改革的序幕。《意見》明確,我市還將通過健全管理機構、明確責任主體、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推進行政高效化、推行市場化運營機制等五大措施,進一步深化開發區體制改革,增強開發區的發展活力。
在健全管理機構方面,鼓勵各開發區建立招商部門+招商公司的方式建立2~3個招商隊伍,實行競爭性考核。
實行“一枚公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
去年1月,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了全省首個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全區9個職能部門的151項審批權全部劃轉到該局,21枚行政審批公章的效力集中到了1枚公章上,讓更多單位、企業和市民享受到更深層次更加優質的政務服務。今后,這一舉措將在全市其他20個開發區全面推行。
為推進行政高效化,我市要求各開發區加快組建行政審批局,實行“一枚公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
主城區建立開發區發展城市經濟和新業態經濟
《意見》明確,市內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四區要建立各類開發區,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和新業態經濟,鼓勵建立金融開發區、中央商務區等,享受開發區同等政策。
開發區主要發展什么樣的產業?《意見》對此提出,大力發展以先進裝備制造及服務型制造業、生物醫藥、光電信息、通用航空等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研發設計、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力爭“十三五”期間建設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基地。
與京津共建產業園區、科技園區
開發區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先行區和集中區,在轉型升級方面也應當率先突破。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積極對接京津。依托京津冀開發區創新發展聯盟,促進產業合作和項目對接。深入實施產業、技術、產品、管理、組織結構和業態創新,與京津共建一批產業園區、科技園區、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
培育一批“小巨人”開發區
《意見》提出,發揮國家級開發區示范帶動作用,高新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要比照國內先進地區開發區發展要求,創新發展,加快園中園建設。大力培育一批“小巨人”開發區,大力支持循環化工園區、長安國際服務外包開發區、正定高新區的發展。
促進開發區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
《意見》提出,促進產城融合。發揮開發區聚集產業、吸引就業的積極作用,推進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一體、城鄉聯動發展,生產、生活和生態融合發展,促進具備條件的開發區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
至2020年 每年安排開發區發展專項資金5億元
為推進開發區的改革,《意見》還從加大財政政策支持等方面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撐,提高保障水平。
從2017年開始,實行建設用地指標對省級以上開發區單列,優先安排創新創業企業用地。
2017年至2020年每年安排開發區發展專項資金5億元,配套省開發區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開發區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開發區創新發展,對考核為先進的,發展快、帶動性和示范性強的開發區給予獎勵。
開發區融資納入全市融資平臺
在拓寬投融資渠道方面,《意見》明確,各縣(市、區)和開發區的融資可以納入全市融資平臺,市融資平臺優先支持各開發區發展。鼓勵有條件的開發區以BOT、PPP等方式,同社會資本共辦園區。支持符合條件的開發區運營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行債券、上市融資籌集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