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了解到,西安軟件產業已經形成獨特優勢,擁有2000多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年產值1800多億元,三星、華為等高端研發企業集聚形成產業“熱土”,西電捷通等自主創新技術向國際領先水準看齊,創新發展“數字引擎”作用日益凸顯。
采訪中,西安軟件園發展中心主任池芳向本刊記者介紹,目前西安軟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累計達到280多家,“軟件企業、軟件產品”雙認定企業達800多家,軟件著作權累計達5000余項,平均每家企業擁有著作權近七件。在煤炭、金融、教育等行業應用軟件領域,西安聚集了560余家優秀企業,銷售額超過460億元,在行業標準、技術成果等方面國際領先。
產業集群營造“西引力”
西安軟件產業90%以上的企業和產值集中在西安高新區的西安軟件園,“郁郁蔥蔥”的中小企業,顯示了良好的創業生態。
西尚科技公司董事長劉洪濤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我們選擇西安,看重了西安軟件產業的生態氛圍。”得益于軟件園的優越生態,西尚公司旗下的“宅生活”項目經過兩年發展,已完成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和1770萬元的Pre-A輪融資,業務拓展到全國,2016年的交易量已達到3000萬元以上。
西安軟件園近年建立了完善的服務體系,持續加大創新扶持力度,共建立11個產業聯盟、20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1個專業IT人才服務平臺和1個未來學習中心,目前擁有企業1880家,吸引就業15萬人。
除了本土中小企業,西安軟件園也吸引了國際高端企業的研發中心“扎堆”。韓國三星下屬的三星電子研究院和三星SDS兩個全球研發中心已落戶西安軟件園。IBM、華為等25家世界500強也在西安布局,華為西安研究所已成為其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究所,研發人員達1.3萬人。
2016年以來,西安軟件園吸引了美國高科技投資型孵化器PNP和谷歌Google、AdWords體驗中心進駐。西安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安建利說,隨著軟件產業專業孵化器走向專業和高端,園區服務模式正從“保姆式服務”向“產業助推”模式轉變,增強了軟件產業的“西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