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市召開全市工業和信息化會議。會上,經信委表示今年我市將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全年推進億元以上項目55個,總投資1212億元,全年預期完成工業增加值增長7%。副市長劉巖出席。
去年,我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落實《中國制造2025大連行動計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業經濟發展取得實效,產業結構調整趨優向好,民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智慧城市建設效果明顯,對外合作質量明顯提高,工業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規劃良好開局。
今年我市將抓住新一輪東北振興和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貿區建設的機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轉型升級主攻方向,全力構建產業發展良好生態環境。全年預期完成的主要目標是:工業增加值增長7%,工業投資增長10%,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2%,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增長4%左右。
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全年推進億元以上項目55個,總投資1212億元。推進恒力石化2千萬噸煉化一體化、西中島石化產業園、融科儲能產業基地、松下汽車用動力電池、宇宙半導體器件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推進2025大連行動計劃。申請成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新制定2025大連儲能技術、服裝紡織、集成電路、服務型制造等重點專項規劃(計劃)。加快裝備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石化產業向精細化發展、向全產業鏈布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向千億級邁進。實施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動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加快集成電路、儲能設備、海洋工程等產業實現規模和核心技術突破。深入實施“育龍計劃”,認定一批“專精特新”產品,借助“育龍基金”平臺,擴大基金規模,為民營企業創新提供支持。
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我市將推進建設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云數據中心,統籌智慧交通、衛生、社區、教育、農業等各領域的智慧應用建設市場資源。此外,市經信委今年還將提高對外合作水平、抓好工業生態文明建設、辦好2017大連服博會。落實已出臺的“5+22”人才創新政策,為大連工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