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昨日(3日)是節后上班第一天,安徽阜陽、江蘇鹽城、浙江寧波等地同時啟動了上百場招聘會。傳統勞務輸出地向本地外出務工人員發出“強力召喚”,希望挽留務工返鄉人員在家鄉就業、創業;經濟發達地區則使出渾身解數吸引人才,并期待通過轉型升級、機器換人應對一線工人年齡斷層等人才結構性矛盾。
在全國五大農民工輸出地之一的安徽省阜陽市,上百場同類招聘會昨日(3日)同時啟動,搶在農民工外出前為企業攬人才。一家服飾公司在廠門口打出招聘啟示“打工不用去遠方,家鄉就是好地方!”
公司負責人耿玉敏:吃住什么都是全免,而且還有養老保險、星期天什么都有,返鄉農民工能留下那更好了,讓他們在家鄉創業多好哩,這是政府希望的呀。
在浙江寧波的年后第一場勞務專場招聘會上,不少制造業企業在招聘時面臨尷尬,一線工人年齡斷層較大,年輕求職者一聽去一線,轉頭就走。為了留住年輕人,不少企業開始加快轉型升級,倒逼企業機器換人。
寧波市一家制造業企業人力資源經理:所以我們現在設備也在改革。以前的話我們不是手工焊接嘛,速度也慢。現在我們都引進機器人焊接了,這樣的話,年輕人會喜歡去了。
據了解,在安徽、江蘇等勞務輸出大省,針對“鳳還巢”人才的“爭奪”早在春節前就已開始。開通免費農民工專列,組織返鄉人員參觀家鄉新變化,對回家鄉就業、創業人員提供崗前培訓……他們打出一套與沿海傳統用工地“搶人”的組合拳。
鹽城市勞動就業中心主任丁保華:對于回來自謀職業、自主經營的這一塊,給予貸款10萬元,這樣解決他們創業的資金瓶頸問題,同時,我們還建立了好多創業的孵化基地。
據統計,近年來,安徽阜陽等地的外出務工人員已呈現加速回流趨勢。從2011年起,阜陽春運期間返鄉人數首次超過外出人數,且“順差”逐年增加。
阜陽臨泉經濟開發區客商服務中心主任郭宏:企業要想留住工人,必須在福利待遇生活水平上要有所提高,來保證工人不去跳槽,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