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人社局委托南方人才市場抽樣分析了我市重點產業緊缺人才需求狀況,指出佛山企業未來三年每個崗位對應近6個緊缺產業人才,這說明今后一段時間全市產業人才需求空間非常大。魯毅要求,市人才辦、市人社局結合摸底調研的情況,牽頭抓緊組織編制高質量的《佛山市“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以規劃實施統領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圍繞產業和企業集聚的,我市重點產業人才緊缺,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市產業層次總體還不高,對人才團隊的吸引力還不強,難以對人才產生集聚效應。因此,魯毅希望,要持之以恒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做優做強做大。
做好人才工作,需要全市各級各部門沉心靜氣,久久為功。魯毅還指出,可以探索建立高層次人才列席市委全會、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以及相關重大政策研究討論的專題會,提高人才的政治地位; 可以借鑒深圳留交會、中山人才節等經驗做法,研究打造類似“中國智造創新創業周”等大型人才引進、扶持、榮譽品牌。
舍得聲譽功成不必在我
人才工作是“打基礎、利長遠”的造福工程,魯毅還表示,做好人才工作需要樹立“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奉獻精神,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甘施鋪墊之力,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
“佛山以實體經濟為主,人才衡量必須突出市場評價、技能導向、業績為本。”魯毅表示,首先要樹立科學務實的人才工作導向,不僅要看引入人才和申報專利的數量,還要看這些人才和專利是否落實到推動佛山創新發展上,看最終攻克了多少核心技術,幫助企業提高了多少生產效率,有多少科技成果、研發專利轉化成為市場化、產業化的項目。要做到以實績論英雄,在制定人才政策堅持不唯身份、不唯學歷、不唯論文、不唯資質、不唯職稱,建立符合佛山發展實際、以實際效能為依據的人才評價體系。
魯毅說,人才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長遠規劃、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投入了大量心血,但在任期內未必立竿見影、顯現成果。各級各部門要樹立“功成不必在我任上”的政績觀,凡是有利于佛山人才工作長遠推進的,都要盡心盡力、毫無雜念地真抓實干。“只要方向正確、決策科學、方法對路,最終都會見到真正的實效。只要是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都要心無掛礙、堅持不懈地去抓,而且要抓緊、抓實、抓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
考慮到佛山目前高層次人才資源相對缺乏、高端科研院所也不多的困境,魯毅表示要樹立柔性引才的理念。各級各部門在下階段人才工作中,一方面是要創新人才引入方式,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善于運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方式,當年“星期六工程師”的做法時至今日仍有適用空間。
目前,順德正籌劃建設5000套博士公寓,給廣州大學城做配套、做服務,打造廣州大學城的“衛星城”。魯毅在會上為這種有創意的引才方式點贊。他表示,這種創新引才的方式雖然沒有高大上的聲譽,但有結合實際推進發展的實惠,在五區“比學趕幫超”的氛圍下值得思考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