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座東北地區的內陸城市——長春市不沿海、不臨邊境的地理位置對于發展對外貿易十分不利。然而隨著吉林省第一個國家級綜合保稅區——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營,打通了長春通向世界的大門。對全市乃至全省外向型經濟的輻射和服務作用日益凸顯。
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所在的位置幾年前還是一片農田,如今已成為吉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位于興隆綜保區北部的長春國際陸港每周五都會有到發的貨運列車。自去年8月以來,長滿歐班列的運量逐步提升,去年12月的承運量已經超過了408標箱。今年的1月份僅三周的時間,承運量就超過458標箱,承運貨值超過1559萬歐元。春節后長滿歐班列恢復的第一周,進出口承運量已經超過200標箱。
2015年6月開始建設的興隆綜保區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集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商務洽談和行政辦公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預計今年五、六月份正式啟用,目前內部工程已基本完成,室外工程預計于三月末復工。
去年12月23日,長春興隆綜保區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正式獲批運行。今年1月24日,長春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總貨值近7萬美元的26噸冷凍豬蹄冷藏集裝箱車輛駛入查驗場待檢區。這標志著吉林省首個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正式啟用,我省內陸地區肉類產品直接進口通關通檢打開了“綠色通道”。
2016年,長春興隆綜保區各項業務迅猛發展:全年實現報關單量突破1萬票,貨值突破了6.5億美金,貨運噸數達到2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0%,報關單量是去年的2.4倍。跨境電商實現3000萬票、貨值1億美金。在海關正規監管系統試點城市中,長春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量名列前茅。
長春興隆綜保區這塊金光閃閃的金字招牌,正對長春產業發展釋放出難以估量的正能量。據統計,2016年興隆綜保區簽約貿易和注冊類項目達76個。2017年,是長春興隆綜保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全面推進項目建設的攻堅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