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是現代城市發展的主題,也是佛山未來發展的戰略選擇。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唱響珠三角區域開放的主旋律,粵桂黔高鐵經濟帶進一步奠定佛山的區域引領地位,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也將隨之在更大范圍內集聚和延伸,將進一步擴大佛山創新驅動的視野與格局,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新發展。
開放是區域發展永恒的主題。目前,佛山制造業的發展正處于由要素依賴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關鍵時期,原有的市場開放模式已無法適應區域發展格局與創新驅動的雙重要求。與此同時,灣區經濟與高鐵經濟帶構筑了佛山區域發展的大勢,區域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和生態鏈正在更大區域內配置。
在此背景下,佛山開放引領的主題將轉向區域全面開放的新格局,這一主題的內涵,將集中于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引領粵桂黔高鐵經濟帶、面向世界布局制造產業鏈、創新本土區域開放模式,以此放大格局,引領自主創新。
在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指引下,珠三角九市攜手港澳共同打造世界級灣區經濟及世界一流的城市群,建設第三條亞歐大陸橋的橋頭堡。這將是佛山制造業得以在更大區域內凸顯優勢,進一步提升區域戰略地位的重大機遇。
同時,佛山所引領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正在成為南中國高鐵經濟的創新亮點,具有重要的戰略影響力。對此,佛山要進一步樹立戰略擔當的精神和勇氣,以開放引領構建區域開放的新藍圖,將佛山打造為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先行區,將佛山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區位責任。
城市發展的動力來自創新,而創新的動力與活力來自開放與包容。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必將為區域創新集聚更多的優勢資源,并提供優質的平臺與空間。
佛山強大的制造業產業發展動力,來自產業內部的創新驅動。佛山制造在開放的過程中,通過學習、消化、吸收、再創新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優勢。但與世界制造業發展城市相比,佛山的創新層次仍然偏低,原始創新少、創新體系弱、成果轉化慢、配套服務缺。其主要原因則是開放程度不能適應創新的內在需求。
這些都要求佛山必須通過新的開放戰略,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體系,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引進所需的各類創新人才與創新資源,以更加主動的方式對接國際創新平臺,以更加靈活包容的機制引入戰略投資機構和市場服務機構。
創新,既源于內在的超越,也源于外在的機遇和挑戰。只有緊盯同行業、同領域的創新動態與進展,并實現對其進展的超越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面對機遇與挑戰,佛山已經具備搶占戰略主動權的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只要堅持開放引領,激活內部創新力,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及更大范圍內的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和生態鏈,就一定能夠在新的挑戰中不負眾望。
城市的特質決定了區域創新模式的選擇與格局。作為一個以先進制造為主體的現代產業城市,佛山應立足產業基礎,發揮區域優勢,打造出具有佛山特色的區域創新發展模式。
筆者認為,佛山要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強化創新優勢,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打造全產業鏈創新體系。要以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智能制造為重點,借力全球優質科技資源,實施精準引資引智,鏈接全球創新資源,獲得產業創新的高端優勢。要充分發揮佛山長期以來形成的國際市場優勢和區域專業化市場優勢,堅持以創新提升市場影響力,以市場助推產業創新在全球范圍內的布局和輻射,使佛山創新真正轉化為創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