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三水區召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大會,區內200多家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企業齊聚會場,聽取《佛山市三水區關于支持實體經濟大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下稱“20條”)的政策解讀。
“從扶持力度、廣度到具體金額,‘20條’都將創造三水的新紀錄,并直指創新驅動、融資等實體經濟發展的核心需求。”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
三水以超強的力度推出的“政策大禮包”涉及多個方面的具體扶持激勵措施,包括金融扶持、科技創新、轉型升級、人才服務四大方面,推動實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20條”扶持力度居全國前列
在“20條”中,金融扶持6條,主要包括設立20億元三水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設立2億元佛山市“雙創”基金三水子基金、設立1.35億元“助企轉貸”融資基金等;科技創新4條,主要包括大力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體系、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孵化器倍增計劃等;轉型升級5條,主要包括鼓勵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向三水區企業轉化、積極培育骨干企業、扶持培育各類新業態、推動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等;人才服務4條,主要包括大力引進創新團隊與高層次人才、大力引進專業技能人才等。
“三水的扶持標準必須向先進地區看齊,總體水平必須達到全市中上水平。”三水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副局長陳玉虎透露,佛山在全國屬于先發地區,因此三水此次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也走在了全國前列。
據了解,相當部分的扶持標準不是按百分之幾提升,而是以百分之幾百甚至數以十倍的幅度提高扶持力度。在加大企業上市扶持力度一項,過去對上市企業一次性給予700萬元扶持資金,新標準提高到2500萬元;在大力引進創新團隊上,以往引進人才團隊最高可獲得200萬元扶持,新標準提高到2000萬元,提升10倍。
“20條”在扶強培育的同時,也致力擴大政策的覆蓋面。如在人才服務方面,本科及以上畢業生與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可以申請長達一年、每月不超過3000元/人的租房補貼;與三水區企業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已繳納2年以上社保,如在三水購房可一次性獲得最高8萬元購房補貼。此外,區內中小企業通過直接租賃方式實現融資的,按照融資金額一定比例給予最高30萬元的扶持。
三水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局長葉信標表示,此次三水出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20條政策意見,緊抓三水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包括融資難、融資渠道單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不高、企業創新扶持力度不足、人才服務體系欠完善等問題,通過科學搭建扶持政策體系,大幅提升扶持標準,一方面旨在增強已落戶企業的發展信心,另一方面致力提升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