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耕在全市財稅審計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組合拳”,全力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產業平臺打造等重點工作,助推溫州創新發展、轉型發展。
針對財稅工作,張耕指出,今年是推進溫州三大轉型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財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要充分發揮財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和引導作用,更加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時轉變財政政策著力點,在興實體上“做加法”,支持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經濟、新產業,重點扶持產業平臺及配套建設;在去產能上“做減法”,形成強大的去產能、去低端態勢,堅決打破拖累溫州發展的壇壇罐罐。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涵養稅源,推廣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機制,實施差別化扶持政策,形成一批可持續發展的優質稅源、新興稅源。
張耕指出,要切實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優化支出結構,確保各項重大戰略、重大項目有效實施,使有限的財力發揮最大的效益。要推進財稅重點領域改革與創新,開展專項性一般轉移支付和競爭性分配改革,健全支出標準體系,梳理現有公共服務領域特別是PPP項目的財政投入,理順市與區、功能區及國資公司平臺的財稅體制。要繼續認真落實好各項稅費減免政策,提升服務企業水平。
審計是經濟健康運行的“衛士”。張耕希望各級審計部門圍繞重大政策落實抓審計,準確揭示和反映新情況、新問題,確保“拆治歸”等轉型升級組合拳落到實處、“放管服”等重點改革任務有力推進。要圍繞風險揭示防范抓審計,加強財政收支運行監督管理,切實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要圍繞保障改善民生抓審計,緊盯各項民生政策和專項資金的落實情況,切實把實事辦好辦實。要圍繞規范公權運行抓審計,應審盡審、關口前移、健全機制,進一步強化審計反腐“利劍”作用。要圍繞提升整改實效抓審計,把成果運用機制建立起來,提升審計整改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