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制定了產業強市的一系列的政策,把降低實體企業成本負擔作為推動產業強市的一個重要政策舉措,提出了實體經濟降200億成本的目標。三位嘉賓聯系各自工作和所在企業,談了各自的感受以及對進一步降本增效重振無錫產業雄風的建議。
高圣華:去年總體實現降低實體經濟200億成本目標
去年全年根據我們綜合經濟部門的統計,通過實實在在的營改增和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到位,降低企業的稅和費的數量方面,應該說實現了一個普惠的政策。我們更多的中小企業的納稅起征點大大的提高。通過行政性的經費降費的舉措,減少了企業行政性收費的成本,去年我們降低實體經濟200億總體來看是達到了我們的目的,工業經濟的利潤增長了10%左右,但是從我們產業強市、振興實業的企業的現實情況來講,我們還只是一個良好的開頭。
嚴奇:困難和轉型期,更需要政府和各界予以支持
從我們所處的機械裝備行業來說,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壓力:第一個是最近幾年的工資成本上升比較快; 第二個是融資成本貴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第三個是對一些創新創業的企業和轉型升級的企業,在生產要素、土地資源、水電氣各方面還需要降一些。當然還有一個就是廣大的中小企業提出來的要求比較多的就是稅費,區域性、地方性的一些因素能否再進一步的顯現。如果在經濟正常的情況下,可能這些因素都不是一個矛盾和困難,但是在下行過程當中,對于不同的階段,轉型升級是一個比較困難和漫長的過程,所以可能還需要政府和各界給予產業一些支持,渡過這樣一個困難的時期。
龔志勇:清理和梳理各類收費,看看哪些可以再降
從我經營30年的工業企業來說,從稅的角度來講是國家的政策,從費的角度,我相信是要降的,因為費是地方性政府規定的地方發展所需的,我們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可以把費來清理和梳理一下,把它篩選出來,然后進行公布,大家來降這個費。比如說企業員工退休時要交掉3600元獨生子女獎勵金才能辦退休,這個錢企業是不愿意承擔的,因為這個應該是政府來承擔的,企業和獨生子女的獎勵是沒有關聯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