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對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云南省上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全力以赴穩增長,全省工業經濟經受住了考驗,實現企穩回升。
作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的龍頭,昆明市全力以赴穩增長,千方百計促轉型,工業經濟呈現逐季企穩、逐季向好態勢。
數據顯示,昆明市2016年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000億元,增長4.5%;工業投資完成600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46%以上,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以上。
各項成績顯著
去年,昆明精準發力穩增長,堅持靶向治療、精準幫扶,成立13個市級結對幫扶工作組,重點對全市百戶停減產企業進行結對幫扶。
昆明市工信委還派出10個穩增長駐點工作組,深入企業分類指導,找準“問題清單”,制訂“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協調解決難題。
同期,出臺穩增長46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7條、工業穩增長4條政策舉措,兌現工業穩增長資金4.76億元,籌集7億元工業發展引導資金,幫助103戶重點企業恢復生產或擴大生產等。
經報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昆明堅持進退并舉,綜合施策,深入研究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方向,編制完成并組織實施“4+4”工業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著力構建產業新體系。
與此同時,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完善“前期、新開工、在建、竣工”四個一批動態工業項目庫,強化項目全流程服務,發揮項目預警預報機制作用,繼續落實項目推進“包保責任制、定期會辦制、現場辦公制”,確保每個項目服務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據介紹,2016年,昆明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營造創業創新良好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其中,成功申報為“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獲得國家首批扶持資金4.05億支持;全面推廣“財園助企貸”工作,55戶中小企業獲得1.997億元無抵押、無擔保、一年期新增信用貸款,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等。
2016年,昆明強化技術、能耗、環保、安全等標準約束,通過兼并重組、破產清算,重點推進鋼鐵、水泥、煤炭、化工等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工作。
配合省級化解昆鋼150萬噸鋼鐵產能,石林汪家河,陽宗海禾登、永盛,嵩明馬宗嶺4對煤礦共28萬噸過剩產能全部關閉到位,已淘汰落后產能造紙3萬噸、硫酸8萬噸、銅冶煉1.2萬噸、鋁板0.8萬噸、鑄鋼(鐵)件3.3萬噸、水泥45萬噸、冰醋酸0.8萬噸、粗苯精加工5萬噸。
明確重點工作
今年,昆明將堅持“穩增長與調結構、育增量與優存量,降成本與增效益、去產能與提質量”相結合,圍繞“188”產業培育,縱深推進“4+4”工業產業計劃實施,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工業的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著力打造昆明工業經濟升級版。
其目標包括,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以上;工業投資完成600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6.5%;完成省政府下達單位GDP能耗下降年度目標。
為保障上述目標的實現,昆明將保工業穩增長,強化目標管理督查,強化煤電油氣運要素保障,加強經濟運行預警預報和監測分析。
密切關注形勢變化,及時研究謀劃工業穩增長政策措施,降本增效支持減產企業擴銷促產,繼續實施市級工業發展引導基金,支持百戶重點企業緩解流動資金困難。
還將謀劃一批重大工業投資項目,不斷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有效投入;完善重點工業項目協調會辦機制和市領導包保重點項目機制,細化落實項目協調推進主體責任;支持一批新興產業項目落地建設率先發展,鼓勵一批傳統產業項目技改增效轉型升級。
為調結構促轉型,昆明今年要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積極支持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非煙輕工領域優先發展,以先進制造業拉動工業提速增長、引領工業創新轉型。
同時,優布局強載體,通過城市更新改造,優化主城產業空間布局;支持園區創新發展轉型提升,完善園區管理體制和開發建設模式,推進園區轉型提升和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園區投融資模式,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2017年,昆明還將引導和鼓勵企業進行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支持企業引進戰略合作伙伴;深入推進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設,釋放微觀主體活力;創新融資渠道,強化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支持、金融扶持和管理服務等。
除此之外,昆明還在重創新增動力,創綠色提效益,加快推進信息化,重管理保安全等方面“劃重點”,力爭實現相關工作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