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在與龍頭企業家召開座談會時提出要力爭在5年內將100萬大學生留在武漢。根據武漢市2015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該年,武漢共有82所高校,包括7所211大學,100多萬在校生,而且仍在逐年遞增中。
武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數位列全國城市第三,為什么這樣一個不缺高校的大型省會城市,卻面臨著人才嚴重流失的窘迫?
武漢人才流失有多嚴重
武漢市人社局發布的武漢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從2007年開始,畢業生留漢就業比例逐年遞減,2007年為55.3%,2008年為52.19%,2010年為 50.7%,2011年首次跌破50%,僅為47.04%。
武漢地區“211院?!碑厴I生留漢比例也呈下降趨勢。2010年,“211院?!绷魸h就業比例為38.4%;2011年,僅為26.45%。
而同是教育大省的廣東和浙江,其畢業生留在本省的比例分別高達85%和80%。(2015年數據)
2013年留在武漢的大學生為10.4萬人,2016年為15萬人,武漢的畢業生“出走”人數雖有下降,但仍是人才輸出地。
2015年,螞蟻金服通過對全國2325所高校近5年的畢業生進行分析,發布了《大學生就業流向報告》。報告顯示,在最愛遠距離遷移的學生中,湖北的大學畢業生首當其沖。前五大熱門的跨省遠距離遷移路線中,就有三條從武漢出發,分別是武漢到深圳(第一),武漢到北京(第二),武漢到廣州(第五)。
外流人才的學歷高、范圍廣、年輕化趨勢明顯。根據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的數據表明,在武漢高校畢業生中,每年有99%的博士,96%的碩士和89%的本科生流向市屬以外的單位。
那么武漢為什么留不住自己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呢?
人才流失的原因
經濟發展水平一般
2016年武漢的GDP總額排到全國第8,而GDP增速則在逐年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