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6%,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61.9%,實現工業總產值增長60.2%……”站在2016年半年的時間節點上,盤點阜陽合肥現代產業園區交出的答卷,一串串令人振奮的數字都見證著“合肥速度”刷新的魄力,勾勒出這座加速崛起的現代產業新城騰飛的軌跡。
改革創新,高歌猛進。
自2011年啟動建設以來,阜陽合肥現代產業園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在合肥、阜陽兩市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廣大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已由一片鄉村僻壤華麗轉身為皖北經濟的新增長極,以令人矚目的合肥速度,構筑起了一片改革開放引領區、產城一體先行區、社會管理示范區,也贏得了“小合肥”的美譽。
爭先進位步入發展快車道
2016年是園區“五年見成效”的關鍵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宏觀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園區上下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堅定不移實施主基調主戰略,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實施園區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486”行動計劃為主抓手,緊盯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職責、強化措施手段,邁出了建設“產城一體、四化同步、宜居宜業、轉型發展”示范區的堅實步伐。
多項經濟指標爭先進位,亮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半年成績單。上半年,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增長35.6%,其中工業投資6.4億元,增長9.3%;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5.9億元,增長61.9%;實現工業總產值12.8億元,增長60.2%;共簽約項目17個,協議總投資72.6億元。
加快建設提升綜合承載力
走進阜合現代產業園區,只見高標準的瀝青道路“井”字形展開,縱橫交錯;路邊綠樹繁茂,彩蝶湖邊景色別致;一座座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水、電、氣等各種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借鑒合肥“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經驗,參照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濱湖新區規劃、建設標準,按“百年工程”的要求,高層次、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園區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升,成就了一片投資高地。
今年上半年,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泰山路污水工程與潁州污水處理廠實現無縫對接;合肥大道西延工程抓緊施工,華山路南延、北艷湖路、蜀峰湖路、朱三路等工程目前已完工通車;220kv郭王變電站主體工程已通過驗收,配套線路正在建設;實施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四化”工程,彩蝶湖公園改造提升、迎賓公園等項目工程基本完工,潁淮花園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華山路溝開挖工程正在實施,工業地塊景觀綠化工程進展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