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乘大巴前往市區時,會經過一段高樓林立的路段,那便是成都甲級寫字樓最為集中區域之一的人民南路武侯段。
成都市武侯區,上周剛交出2016年的經濟“成績單”——“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7.82億元,同比增長7.3%”;落戶世界500強企業增至93家,新增數量排名全市22個區(市)縣第一”……邁入2017年,武侯區已定下“產業立區”的首要任務,隨著產業集聚不斷加速,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構建亦將提速,而作為載體的樓宇及其背后的樓宇經濟,無疑迎來巨大成長空間。從設立第一個專門服務樓宇經濟發展的政府機構,到成立首個樓宇經濟發展聯盟,再到率先啟動專業樓宇打造,該區始終走在成都樓宇經濟發展最前列。同時,成效也很明顯。2016年,武侯區重點樓宇屬地稅收42.56億元,同比增長3.98%;培育產值過百億元樓宇兩棟,產值過10億元樓宇16棟,屬地稅收過億元樓宇7棟。
今年,“將進一步深化樓宇的內涵,把樓宇經濟打造成為武侯區躋身國家中心城市城區第一方陣的‘加速器’。”武侯區樓宇經濟發展服務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力爭新培育兩棟產值“十億樓宇”,樓宇入駐率80%以上,同時進一步推進甲級、超甲樓宇申報打造,實現超甲樓宇零的突破。
率先打造專業樓宇
避免“同質化”產業集聚產生“1+1>2”效應
2016年11月25日,武侯區科華北路65號,世外桃源廣場,成都首棟創新創業專業樓宇孵化基地授牌儀式在此舉行。據統計,啟動創新創業樓宇打造以來,世外桃源廣場入駐企業達149家,整體入駐率達93%。不難想象,隨著創新創業企業的聚集,這里今后必將成為成都創新創業的又一“高地”。
除此外,武侯區還啟動了打造5棟專業樓宇的培育和打造工作,其中包括:根據萬科地產的引領作用、與建筑設計行業關聯度高的特點和簽約企業客戶的群體特征,將萬科.匯智中心定位為“建筑設計專業樓宇(孵化基地)”;根據財富國際緊鄰華西醫院的區位特點,周圍醫療器械、健康咨詢、美容整形等商家云集、醫療資源豐富的優勢,將其定位為“健康醫療專業樓宇(孵化基地)”;根據大合倉一、二期項目醫藥科技企業自然集聚和倉儲物流配套設施完善的特點,將大合倉.星商界定位為“醫藥科技專業樓宇(孵化基地)”;根據上善國際位于人民南路金融服務業集聚區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將上善果國際定位為“金融服務專業樓宇(孵化基地)”。
每棟專業樓宇背后,均結合了各自區位特點、資源優勢、產業基礎。
為什么要打造專業樓宇?武侯區的考量在于,借此不僅可提高產業集聚度,還能避免樓宇間“同質化”競爭。
“載體資源豐富,但要錯位發展,才能實現樓宇效益最大化,打造專業化產業樓宇就是有效途徑之一。”前述負責人解釋說。
的確,避免“同質化”是商務樓宇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此前,有相當數量的樓宇競爭拼的是租金,不僅難以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樓宇品牌,也未能形成產業的集聚效應,甚至還出現了商務樓宇相對過剩的局面。“專業樓宇”這樣的創新“打法”,無疑為樓宇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突破口。
“供給端突出樓宇的特色,實行‘一樓一策’,更能促進同類別企業抱團發展,共同打造完整產業鏈條,產生1+1>2的集聚效應。”這位負責人說。
如此用心也得到了企業的認可。目前,財富國際入駐率已經達到96%,“健康醫療”產業集聚度達到74%;萬科.匯智中心入駐率已達到74%,“建筑設計”產業集聚度達到50%。
一家入駐大合倉.星商界的醫療企業負責人此前曾公開分享了選擇這棟“醫藥科技專業樓宇”的理由——不僅能享受到專業樓宇的硬件配套設施,還能享受武侯區政府“樓宇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的政策咨詢、證照代辦等綜合綠色通道服務,更重要的是,這里匯聚了眾多同行,未來一定會形成產業聚集效應,方便上下產業鏈良性互動,這種的優勢是其他寫字樓所不具備的。
按照計劃,武侯今年將再啟動2~3棟專業樓宇(孵化基地)的培育和打造,力爭總數超過10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