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昆明市2017年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于昨日在南屏步行街廣場正式啟動。啟動儀式由昆明市知識產權局主辦,五華區人民政府承辦,五華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五華區知識產權局)協辦。今年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的主題為“創新創造改變生活 知識產權競爭未來”,旨在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宣傳普及,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
五華區于2014年8月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區),是第二批14個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之一,也是云南省首個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自2009年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以來,五華區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宣傳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知識產權擁有量顯著提高,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大幅增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不斷逐年增加,知識產權助力全區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
做好服務扶持促進知識產權提質增量
作為昆明主城核心區之一,五華區教育、科技、人才智力資源密集,區內聚集了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財經大學等眾多高等院校及物理研究所、705研究所昆明分部、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電器科學研究所等多個科研機構,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基礎雄厚。如果說,這些是五華區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強區工程的基礎,那么,在這個基礎上重點抓好知識產權的工作,則是五華區激發創新活力助推發展的關鍵。
為切實有效地推進知識產權強區工程,五華區成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區知識產權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綜合協調。同時,制定下發相關方案和工作任務分解,將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納入區委、區政府年度工作目標進行督查管理。安排專項知識產權工作經費推動全區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工作,對獲得授權的專利進行資助,培育各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41家,各級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學校16家。
通過不斷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建設,五華區知識產權擁有量實現了穩步增長。“十二五”期間,五華區專利申請總量達17160件,專利授權量達10903件,其占比達到全市總量的35%左右,全省總量的25%左右,全區發明專利授權量達每百萬人800余件。
過去一年,五華區新增專利申請5533件,授權專利2866件,授權專利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居全省、全市縣區首位。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下,如何破解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暢的難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五華區積極鼓勵區屬企業加強專利轉化和運用,引導五華科技產業園提高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和水平,依托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昆明理工大學科技園等創業創新孵化機構培育和扶持中小微科技型企業發展,成功培育了一批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成長快速、發展穩定的創新型企業。
昆明705所科技發展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五華區知識產權試點企業,公司在過去3年共申報專利24項,授權22項,其數量開創了“從未有過”的專利申報新局面,成果轉化率達到100%。目前已在多個產業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基礎,部分產品在行業細分市場已是國內領先,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為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的代表之一,昆明盛策同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多項互聯網、新媒體應用技術并擁有32項知識產權,包括4項專利和28項軟著作權。目前已沉淀出一支與國際接軌的創意及技術人才隊伍,并服務了上百家知名客戶和眾多重大項目。
“對于我們公司來說,每年都有10到20個專利申請,五華區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服務不僅免費,資金補貼也很到位,幫助我們企業節省了很多成本。去年一年就幫助我們免費申請了10項專利、4個軟件版權和17個商標。”昆明微想智森科技有限公司部門經理普建春說。
一方面,五華區積極引導和服務企事業單位開展知識產權試點示范活動,鼓勵企事業單位申報科技項目,在科技項目立項和管理中將企業是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擁有量及專利的實施效益作為重要參考依據。注重以技術創新為重點,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區域內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的發展,一批主營業務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產品研發占優的企業正在五華轄區內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五華區還積極引導和支持轄區內入孵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共同建立了知識產權創新聯盟,幫助聯盟內的科技企業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有關服務,搭建技術轉移平臺,促進企業間知識產權轉化。
五華區把昆明國家廣告產業園建設作為促進廣告業繁榮發展、服務園區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作為昆明國家廣告產業園助推器的服務平臺,“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網上服務系統以其“零距離、一站式”的特點,為園區企業提供全面、高效、優質的知識產權服務,進一步加強了文創產業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
開展宣傳執法增強社會知識產權意識
在加快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大背景下,知識產權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知識產權意識也不斷提升,五華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