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出生的李程,是佛山本土企業國星光電培養的博士后,談到為何愿意長期扎根佛山,他認為“企業氛圍好、有前景”是重要因素,而且佛山有很好的區位優勢且適宜居住。正是像李程這樣的高端科研人才的不斷匯入,才為佛山企業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與技術成果的轉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去年,佛山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佛山將“全力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這意味著,佛山相應地也需要構建與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相匹配的人才供給體系。佛山市人社局表示,佛山未來一年將重點引進培育“研發型、創新型、管理型”人才隊伍。
那么,在過去的一年,為吸引高層次人才來佛山安居就業,佛山祭出了哪些“大招”呢?記者采訪梳理發現,佛山市及各區不僅出臺了多項有力的人才扶持政策,而且在實際行動層面也是真刀真槍。這些“大禮包”涵蓋了安家費、人才公寓、購房補貼及各項獎勵,令人目不暇接,比如禪城安家補助最高150萬元、順德最高可享200平方米公寓、南海領軍人才可獲200萬元創業配套獎勵等。
記者從佛山市人社局獲悉,過去一年全市引才人數約為4萬人。通過全市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引進人才手續的約為7000人,其中博士130人,碩士1890人。“與往年相比,引才數量稍有增長,約80%人才來自企業。”
引才故事
博士后贊企業氛圍好城市宜居
1979年出生的李程,2006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并獲得博士學位。隨后,他在佛山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出站。作為佛山本土企業國星光電培養的博士后,李程出站后繼續留在國星光電工作,擔任國星光電副總經理、研發中心主任等要職。
“當時也有多個選擇,主要是佛山的博管辦等領導服務非常熱情周到、對接企業非常重視,第一印象很好,所以我作出了現在的選擇。”李程回憶當年為何選擇來到佛山工作時表示。在眾多因素中,李程認為“企業氛圍好、有前景”以及佛山有很好的區位優勢且適宜居住是其愿意扎根佛山長期發展的重要原因。
在佛山,作為高端研發人才的李程很快在專業領域嶄露頭角。在佛山幾年里,他主持或參與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產學研項目、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粵港關鍵領域(佛山專項)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國內外論文10余篇。截至目前,李程已申請國內外各類專利60項,其中發明17項,實用新型32項,外觀設計11項,已獲授權專利41項。
正是高端科研人才的不斷匯入,也為企業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與技術成果的轉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據悉,目前國星光電現有博士及博士后15人,碩士近150人,本科以上技術人員700多人。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國星光電憑借參與完成的“復雜表面熱功能結構形貌特征設計與可控制造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站上了國家科技的最高領獎臺。
人才安居
禪城投9億元建人才公寓
去年8月20日,在禪城區石灣鎮街道舉行的禪城區青年創客人才公寓第一批企業人才抽簽現場會上,343名企業人才經過抽簽,順利配租到心儀的住房,再過10天便可入住。
記者從禪城區住建部門了解到,截至去年8月底,禪城區已經投入了9億元資金用于人才公寓建設。目前,在四個鎮街合計建成竣工近3888套人才公寓。
據悉,禪城的人才公寓共有5個,包括綠島青年薈、禪城區青年創客人才公寓、智慧新城人才公寓、禪城區專家公寓以及嶺南水岸人才公寓。
住在人才公寓感覺如何?“獨立小區,65平方米,租金大概1000元,環境也很好!”住在青年薈人才公寓的李小姐說,去年,她和丈夫就在這個家迎接寶寶的誕生。
住在智慧新城人才公寓的小黃表示,“住在這里有個家的感覺!”她周末喜歡到創意產業園、祖廟、桂城等到處逛逛,“公寓樓下就可搭乘123、176公交,還是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