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委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來自電氣、服裝、汽配、機械、環保、網絡經濟等多個行業的21家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從企業視角聚焦溫州發展,為實體經濟發展獻言獻策,暢談經濟轉型升級新路徑。
關于打造全省“鐵三角”——
這是企業萬分珍貴的發展機遇
“當聽到市黨代會報告提出要鞏固提升溫州在全省的‘鐵三角’地位時,我們內心深受鼓舞。這不僅僅是屬于溫州的時代使命,更是我們企業萬分珍貴的發展機遇。”座談會上,企業家們屢屢提到“鐵三角”一詞,結合自身的行業領域各抒己見。
“打造浙江‘鐵三角’,人心非常重要。我們要進一步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特別是要聚集起全世界溫州人的力量,共同譜寫發展新篇章。”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澤如是說。他建議,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改善溫州環境,提高溫州城市的吸引力。要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和深度,以長遠眼光招引項目,讓更多的“溫姓”企業回鄉投資,成為溫州打造“鐵三角”的一個有力支點。
“作為溫州企業,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忘記家鄉,都會想回來的。近年來,溫州發展環境得到改善,招商引資項目在增多,政府服務更到位了,大家反哺家鄉、回溫投資的熱情更高了。”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胡成中說。
他談到,品牌是一家企業的附加值,更是讓一個城市真正走出去、聲名遠揚的無形助推力。溫州制造業已具備厚實基礎,但要讓基礎轉變為優勢,需要更加重視品牌,真正打造品牌高樓。
關于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要轉型先轉“心”
企業轉型升級,是座談會的一大主題。在座談中,這些來自我市龍頭骨干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的負責人,立足企業實際,暢談轉型升級的體會感觸和做法經驗。
瑞立集團董事長張曉平介紹,這幾年,公司瞄準新能源領域,大力研發新能源電動汽車零部件,實現彎道超車。他亮出一張2017年目標清單:規劃15萬方用地用于研發制造和配套設施建設、征用300畝土地專門用于關鍵零部件的生產、持續加大機器設備技術更新……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吳志澤用一句詩詞形象描述了新常態下溫州企業的發展之路。
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把制鞋智能化列入了未來三年計劃,他認為企業轉型升級關鍵在于創新,提高核心技術水平。制鞋企業同樣需要打破常規的傳統模式,在國家化標準下融入智能化,讓“智能鞋”跑出新速度。
“要轉型先轉‘心’。”市政協副主席、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說,新常態下,撥開轉型之路前方的迷霧,需要企業家打破固有思維、轉變思想理念,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關于優化環境招才引智——
“入巢”更要“筑巢”
座談中,“人才”是企業最關注的問題。不少企業家不約而同地提出,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為育才引才留才創造好的條件。
“目前我們從美國引進了5位博士,并擁有3名國千和4名省千人才。但對企業來說,吸引高端人才來溫難,讓他們踏實扎根于溫州更是難上加難。”福達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達武建議,政府要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扎根溫州。
為了讓人才“筑巢”,浙江維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偉也嘗試了不少辦法,高薪、員工持股、項目合伙……“但能給予這些人才最實在的幫助就是提供住房。”他希望政府能在解決高端人才住房問題上出臺更多優惠政策。
溫州匯潤機電有限公司的薛肇江認為,真正的高新技術企業團隊里,大學生所占的比例應不少于50%,只有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有足夠的發展后勁。“希望我們的本土院校能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給更多員工搭建一個自我提升、繼續學習的平臺。”伯特利閥門集團有限公司的黃勝豐也建議以“校企合作”解決企業人才稀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