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召開組織部長會議,聚焦人才建設這一重要話題,強調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搭建人才干事創業舞臺,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歷史表明,人才是衡量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在縱論國內國外發展大勢之際,在繪制全面深化改革宏偉藍圖之時,在經濟爬坡過坎的重任之下,成都勇擔國家使命,以人才為媒,突破“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旨在打造一座“人才聚寶盆”城市,從根本上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從而提升整個城市的經濟軟實力。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新的引才理念。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力,而組織的核心工作就是“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人才興則城市興,人才強則國家強。成都雖地處盆地,卻眼光開放,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不僅出臺“人才36條”在全球“搶人”,按圖索驥引進“高精尖缺”技術人才,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實現人才對城市發展的價值。更加快構建“智慧城市”,不斷升級創新創業平臺、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完善工作運行機制,打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新格局,讓全球人才在成都得到工作與家庭的雙重歸屬感和幸福感。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新的用才理念。人才引進來了,怎么用是關鍵。只有風清氣正的干事環境才能助推城市建設上高峰。成都組織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建立科學考評體系,從嚴從細做好用人育人工作。以黨內政治生活《準則》為準繩,樹立規矩意識和政治意識,用制度加強人才干部隊伍剛性約束。給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優秀人才做“加法”,弘揚務實之風;給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慵懶隊伍做“減法”,清除不正之風。提高人才隊伍綜合素質,培育出“五講”“四專”的優秀干部,鍛造出一支高素質治蓉興蓉骨干隊伍,不斷推進人才隊伍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高度融合,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厚植根基、凝聚力量。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成都有新的姿態和作為,不僅把城市夢融入中國夢,更把每一個蓉城人才都培養成為改革的“實干家”和“排頭兵”,在實現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征程中弛而不息、勇立潮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增添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