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抓好金融體制改革”列入了“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并明確提出要“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3月17日,由成都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成都金融辦)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承辦的“2017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專題會”(以下簡稱專題會)在大邑縣成功舉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獲悉,成都市經信委、科技局、農委、商務委、國資委相關工作負責人,市屬國有企業,大邑縣近100家擬上市及掛牌企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公司等金融服務機構代表參加了專題會。
據了解,成都金融辦副主任付劍鋒為專題會發表了致辭。深圳證券交易所西南區域主任鄒雄、成都(川藏)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王立立、國金證券(13.380, 0.17, 1.29%)結構融資部副總經理席興華、上海新世紀評級資信評估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結構融資評級總監姜波、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周天林等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成都市2015年就啟動“經濟證券化提升行動計劃”,充分利用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新三板”擴容機遇以及大力發展區域資本市場的契機,推進企業上市等工作。截至2016年末,成都市新增上市公司數量17家,總數已達66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91家。付劍鋒稱,現在成都市的經濟證券化率已達84.2%,較2014年底提高了12.1個百分點。去年中國(深圳)綜合研究開發研究院發布的第八期“中國金融指數”顯示,成都金融綜合競爭力為中西部第一、全國第五。
“目前,經濟證券化的‘2.0版’已在起草中,我們將在鞏固成都之前創新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內涵和內容,著力推動企業上市掛牌、并購重組、債權融資、西部創投建設等,進一步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形成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雙輪驅動的良好局面,為我市經濟社會提供更強勁的發展動力。”付劍鋒還表示,要培育一批有較強市場研發能力、市場發展潛力、國際競爭力和有很大影響的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促進成都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支持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