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掛牌,未來將有大量外企落戶自貿區,也會提供很多就業機會,而新的相關政策,也將為留住這些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便利。
未來大量外企落戶自貿區
每年提供5萬就業機會
鄭玉鴻介紹,網來云商與世界35個城市線上平臺取得合作,平均每個城市交易額達5億美元。隨著業務翻倍增長,網來云商將需要大量國際貿易人才,英語、法語、德語、俄語等語種翻譯人才,有海外學習工作經驗的國際人才,以及平臺搭建和運營的技術人才,2017年計劃招聘近百人。
據智聯招聘統計,昨天武漢企業發布的電子商務崗位需求量高達63000個,國際貿易人才需求量達1500人,英語翻譯人才6500人,德語翻譯人才300人,俄語翻譯人才200人。智聯招聘資深人力資源師陳帥曾對天津、上海、深圳等地自貿區人才需求作過梳理,保守估計,每個自貿區每年人才需求將在5萬人左右,并且對經驗、學歷、技術提出更高要求。
陳帥分析,未來三類人才將是自貿區急需的人才。第一是技術管理人才,包括生物醫藥、信息技術、航運物流、金融等領域的高端研發管理人才。第二是營銷類人才,包括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市場公關等領域的人才,不僅要求外語好,還需要有海外留學工作經驗。第三類技術藍領人才也有較大需求。他建議,除了政府出臺“開放十條”為國內外高端人才匯聚光谷“松綁”外,自貿區企業也要整合在一起,組團招人,用更有競爭力的薪酬、開放的企業文化參與國際人才競爭。
武漢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袁云光認為,光谷自貿區未來重點定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這些領域就需要大量高端研發人才。與之相配套的現代服務業,包括國際商貿、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檢驗檢測、研發設計、信息服務、專業服務也將聚集大量人才。比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將落戶光谷,金融、會計、法律人才也將有用武之地。
自貿區提檔升級
光谷辦公用地需求將增加
3月21日,武漢出讓5宗商服地塊,可謂商服用地專場。而在324輪出價競拍后,光谷東緊鄰瑞安、中信聯合拿地地塊的1宗商服用地被武漢銘泰盛德置業有限公司以24496萬元的總價拿下,溢價率高達197%。
“當時大家還納悶,光谷東商務辦公用地為什么溢價率這么高”,湖北房地產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市場研究總監李國政說:“自貿區提檔升級,光谷商務辦公用地需求將增加,從這里可以看出商服用地324輪競價背后的邏輯。”
李國政認為,觀察上海、深圳自貿區不難發現,自貿區將首先形成產業聚集,之后是商貿物流等配套產業鏈的完善,此外跨國結算、金融資本企業也將在此注冊,實體企業多了,與之相配套的商業辦公、酒店消費、展會推廣、租賃需求都將產生。所謂的“以業找人”,就是通過政策,鼓勵商貿、金融、租賃等行業發展,這些行業也將產生高購買力人群,這些人也將在武漢置業安家,帶動城市發展。
昨天,“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巨幅立牌,亮相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旁。本版攝影/記者苗劍
不再4個人跑1個簽證
德籍華人欲把家安在光谷
2016年10月,德籍華人曹欒專程飛到深圳辦簽證。為了這個簽證,公司的行政經理、人事經理和他都被“折騰”得夠嗆,甚至集團公司老總——傳神公司總裁何恩培,也出面和東湖高新區企業服務局溝通。昨天,自貿區武漢片區在光谷揭牌,“開放十條”新政發布,未來曹欒在光谷就可辦理簽證了。
2007年,曹欒到德國科堡應用技術大學讀經濟管理碩士,2009年畢業后,先后在瑞士、德國法蘭克福等地工作。2016年,曹欒回國,加入網來云商,負責海外平臺戰略合作。“我是黃石人,回武漢工作有種親近感,”曹欒說:“我的工作就是和像德國最大的B2B網站WLW合作,幫助武漢本土乃至全國的企業將商品賣到歐洲、南美。這份工作帶給我很強的成就感,但就是武漢沒有自貿區的配套政策,每個季度都要去外地辦理簽證,很麻煩。”
和曹欒一樣,網來云商有十多位外籍華人,自貿區落戶光谷,將為光谷外貿企業外籍人員工作居留許可方面的限制“松綁”,他們都將是政策的受益者。曹欒說:“以后在光谷就可辦理工作簽證,不用跑外地,要把家安在這里。”
把武漢造賣到全世界
為國際人才落地光谷開“綠燈”
在網來云商創始人、CEO鄭玉鴻看來,自貿區或將完善相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配套平臺建設。“以往公司海外到賬必須經過香港中轉回武漢,自貿區落戶光谷,跨境電商支付將更方便”,鄭玉鴻說:“網來云商更看重的還是幫助光谷外貿公司吸引人才落地“。
2008年,通過“楚才回家”,傳神公司將多語言信息基地建在光谷。2012年,傳神公司內部“孵化”的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平臺公司——網來云商成立,它基于移動互聯、和多語言信息處理技術,通過強大語言優勢整合覆蓋全球128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家主流電商平臺,并在全球核心市場區域逐步推出自營商城,形成遍布全球的跨境電商網絡,助推中國中小企業無障礙到達全球市場的每個角落,實現用母語直接做全球生意。
王偉是哈薩克斯坦留學生,2016年到網來云商實習,因工作能力突出,公司有意留他在光谷工作。鄭玉鴻介紹,王偉畢業于南昌大學漢語言專業,漢語非常好,如果打電話溝通,你不會覺得他是外國人,并且能力很強,公司曾多次派他飛往迪拜等西亞城市洽談合作、開拓市場。“但由于是外國留學生,他沒有在海外的工作經驗,外事局也不能給予工作居留許可,王偉每次去迪拜,都要飛到哈薩克斯坦,再從那里轉機去迪拜,這樣出差成本就高出不少,人也很辛苦,在光谷工作將近一年后,王偉還是選擇離開光谷回國。”鄭玉鴻說:“自貿區落地光谷,將為國際人才落地光谷開‘綠燈’,我們也將馬上聯系王偉,請他回光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