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要去東莞看經濟亮點,大概會毫不猶豫地露出詫異狀。“東莞有什么好看的”“2008年那輪危機后東莞不是已經倒了嗎”“據說好多外資從東莞撤離了”“東莞經濟不行了,大量外貿工廠倒閉”……
以“三來一補”起家的東莞不僅是廣東經濟的窗口,也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中國看廣東,廣東看東莞。央廣網試圖揭秘被譽為“世界工廠”的東莞近年來到底發生了什么?“剛開春就有很多企業找到我們,想弄點地建廠、找廠房擴產,但是沒有空廠房了。”素有工業模具制造大鎮的東莞市橫瀝鎮委書記陳錫穩告訴記者,這里不但沒有所謂的“外資撤離”,廠房反而出現“零空置”,廠房平均租金價格也從2012年的8元/平米上漲到2015年的12元/平米,帶動村級純收入2015年上漲19.3%。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東莞市南城的聚大電商產業園,這個在去年由諾基亞工廠生活區啟動改建的電商園區,半年便已吸引80多家企業落戶,入駐率達到100%。以上只是東莞經濟“加速度”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15年,東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275.06億元,增速重回8%,邁入“千億美元俱樂部”,其中,服務業占比達到53.4%。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40.5%提高到2015年的47.9%。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坦陳,由于長期快速發展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東莞發展遇到了“成長中的煩惱”。 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在過去的幾年里,東莞在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上做了大量工作。
提效率:刷新“東莞速度”
2015年3月12日,那智建信(東莞)精密軸承有限公司在土地招拍掛中摘牌,次日就動工。這個總投資超過5億元的項目,大約節省了3個月的落地時間,這一項目創造了“東莞速度”的兩個新紀錄:拿地到動工時間最快,動工到投產時間最快。
東莞市委政研室主任葉淦奎向記者表示,針對項目投資建設涉及部門多,審批程度繁雜、周期長的問題,主管部門改變思路,把多項程序變串聯為并聯,以“寬進嚴出”為主要思路,以企業依法承諾制、備案制和事后監管為主要內容,最大程度簡化了審批的內容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