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成為時髦熱詞,也成為一些國家新一輪創新的增長點,導致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嚴重供不應求。2015年3月,一則美國知名交通網絡公司優步挖走卡內基梅隆大學下屬國家機器人工程中心40多名研究人員的消息不脛而走,令卡內基梅隆大學再次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躍入人們視線。
卡內基梅隆大學坐落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建校于1900年。匹茲堡是美國著名的工業城市,而卡內基梅隆大學建校之初的目標是“為匹茲堡的工人階級子女提供良好的職業培訓”。或許正是因為這種以應用為目標的辦學初衷,卡內基梅隆大學無論是起初作為一所區域性的職業技術學校,還是后來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大學,都保持了實用為主、服務社會的辦學特點。
與哈佛大學等有著悠久歷史的美國老牌名校相比,卡內基梅隆大學沒有優勢,因此學校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重新進行戰略規劃。面對資金少、學校小、院系設置不完備的實際情況,學校突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瞄準技術革新發展的方向,集中力量發展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如今,該大學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類學科專業享譽世界,不少畢業生已成為學術領袖和業界領軍人物。
開放包容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人才培養理念之一。為了強化學校的應用能力建設,學校重視學科間的交叉合作,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都注重以跨學科為核心,特別重視跨越技術與藝術人文學科。
在教學方面,從1939年起,卡內基梅隆大學就開展了理工科學生至少選修四分之一人文社科課程的“卡內基計劃”,鼓勵不同生活背景、專業背景、思想觀念的人構建一個開放、多元、包容的共同體,相互促進、共同成長。這樣培養出的工科人才,就不僅是只會用工程知識解決工程難題的專家,更多的是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意識的“領袖人物”參與到社區、國家和國際事務中。
在科研方面,該校是全美高校中較早設立跨學科研究中心的大學,如設立了橫跨化學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等領域的“工程設計研究中心”。很難想象,聞名遐邇的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竟是從工商管理學院發展出來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卡內基梅隆大學注重創新,注重把商業教育建立在社會科學之上。
卡內基梅隆大學強調以開放積極的姿態面對社會,以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為發展目標。為了更好地與企業對接,卡內基梅隆大學建設了一座大樓,將谷歌、英特爾、蘋果等多家高科技企業和工程研究機構匯聚在這里。在人工智能方面,卡內基梅隆大學有著頂尖的研究水平,擁有全美領先的國家機器人工程中心,該研究機構孵化出許多初創企業,并且與卡特彼勒和優步等企業進行合作研發。卡內基梅隆大學一直激勵創新成果轉化,學生通過與通用汽車、索尼、英國石油公司、IBM、谷歌等公司合作,實現了課堂與工作的無縫對接,在學校中練就了一身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也逐漸培養出一種企業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