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統計局發布淄博市2016年經濟運行情況。記者了解到,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持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市上下緊緊圍繞“一個定位、三個著力”總體要求和“十個新突破”工作重點,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結構優化”的良好態勢,經濟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新動能加速集聚,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主要領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運行穩定性增強
2016年以來,伴隨各項調控政策落實到位,淄博市經濟運行環境逐漸回暖。
居民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全年增長2.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結束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深度通縮狀態,月度同比已連續數月恢復正增長。
先行指標趨勢向好,全市貨運周轉量增長3.3%,增幅較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0.2%,增幅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社會就業總體穩定,全年新增城鎮就業9.0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實現了年度控制目標。
從產業上看,農業生產平穩,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4%,增速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受播種面積減少影響,全年糧食總產166.37萬噸,比上年下降3.8%。工業生產穩中有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年增長7.4%,增速高于全省水平0.6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穩中向好,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從三大需求看,投資穩中有進,全年增長13.4%,增速較年初提高2.9個百分點。消費增長穩定,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出口降幅收窄,全年下降3.5%,降幅較年初收窄14.7個百分點。
整體看,全市宏觀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12.01億元,比上年增長7.7%,增幅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深化供給側改革,增強供給與需求匹配性
過剩產能化解和市場出清進程加快。全市120萬噸生鐵和170萬噸粗鋼的年度產能壓減任務已提前完成,分別占到全省任務總量的44%和63%;7處化解產能煤礦井口已封閉,生產許可證已注銷;組織實施148個重點技改項目,淘汰了近600家低重差企業。
去庫存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2.1%,去化周期從年初的25個月降至約17個月,其中住宅去化周期從年初的20個月降至約12個月,處于11—14個月的最佳供需平衡區間。工業企業流動資金周轉加快。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產成品周轉天數比上年分別縮短0.1天和0.4天。
社會融資規模不斷擴大,有效提高了企業的去杠桿水平。全年全社會融資規模達304.79億元,同比多增34.57億元。受益于基金直投等政策支持,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總數達1811家,其中年內新增1200家,為前5年掛牌企業總數的2倍;實現直接融資148.95億元,是上年的2.3倍。規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49.7%,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
減稅降費得到積極落實,工業企業運營成本相對降低。全面落實“營改增”等減稅降費措施,兌現企業獎勵扶持資金13.9億元,累計減輕企業負擔近28億元。全市人民幣各項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29.97個基點,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成本、“三項期間費用”增速分別低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0.4個和3.9個百分點。
補短板有序推進,7.95萬市定標準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淄博市加大多元投入,集中策劃實施了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全市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投資分別增長49.4%、141.5%和71.4%,分別快于全部投資增速36個、128.1個和58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中用于住房保障、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教育等民生領域支出較快增長,全年分別增長84.1%、16.1%和10.5%。
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增強新經濟支撐力
從產業結構看,全市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3.5:54.0:42.5調整為3.4:52.5:44.1,服務業占比較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從產業內部結構看,先進制造業加速引領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3.0%,比年初提高1.2個百分點;裝備工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21.7%,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較上年下降0.61個百分點,大幅超過降低0.1個百分點的省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