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季度落后全國0.1個百分點之后(6.8%),上海GDP增速在今年上半年則與全國持平,實現了同比6.9%的增長。
7月18日,上海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上海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908.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9%,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表示,上半年上海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穩的態勢在持續,進的力度在加大,好的成效在顯現。“下半年上海經濟運行中積極變化還會繼續增加,上海經濟總體上穩中向好的態勢將會得到進一步鞏固。”
三產比重回落到70%以下
在總體上穩中向好的態勢中,上海的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突出的表現就是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回落到70%一下,而第二產業的比重則有所回升。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9713.7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69.9%。
作為體現上海產業轉型升級成就的重要指標,上海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連續數年持續攀升。“十一五”規劃之初,上海的服務業還是一條“短腿”,經過兩個五年規劃,‘短腿’的情況已經改善,2012年這一指標首次突破60%的重要水平線,自2016年一季度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首次超過70%后,其后四個季度都保持在七成以上。
毫無疑問,上海已經形成了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但是,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回落到了70%以下。
湯匯浩解釋說,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從2015年的10.6%、2016年的9.5%放緩到今年上半年的7.0%,原因是受到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增速回落的影響。
數據顯示,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對上海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從2015年的3.8個百分點逐步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個百分點左右;而工業的拉動作用,則從2015年的0.2個百分點,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1.9個百分點。
這也意味著,上海經濟增長對于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的依賴性有所降低。
而基于以工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回暖復蘇,上海第二產業增加值,則從2015年、2016年兩年均增長1.2%,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增長6.6%。最終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4162.39億元,二產占GDP比重上升到了29.9%。
數據也顯示,上海工業生產形勢明顯好于預期。上半年上海規模以上工業呈現出明顯的恢復性增長。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013.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實現了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速。
其中,六個重點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1.2%,增幅高出全市工業3個百分點。六個重點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從去年的“五降一升”,轉為“五升一降”。尤其是汽車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這兩大行業的生產加速是上海工業回升的主要原因。
此外,工業領域的質量效益與規模也在同步提升。1-5月,上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412.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42.00億元,增長14.1%。
“可以看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速差距在逐漸縮小,齊頭并進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顯現。”湯匯浩說。
不過,湯匯浩說,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出現變化,是總體平穩態勢下的正常波動,第三產業在上海全市經濟中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種舉足輕重的作用,體現在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9.9%,第三產業在固定資產投資當中的比重超過八成,第三產業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中的比重超過九成。
降低對房地產的依賴
今年上半年,在調控措施嚴格實施的影響下,上海房地產業增加值709.79億元,同比下降高達17.5%。這也顯示出,上海經濟增長對于房地產業的依賴性在明顯降低。
上半年在中央強調住房的居住屬性,加強因城施策的背景下,上海房地產市場呈現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回落、樓市成交量同比明顯減少、商品房新開工竣工面積雙增三方面的特點。
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房地產開發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4.1%,增速同比回落4.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8.7%,比重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
同時,上半年上海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下降40.6%,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下降41.0%。
據上海市住建委統計,上半年上海存量房買賣登記面積同比下降51.6%,其中存量住宅買賣登記面積下降56.8%。從近五年成交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存量住宅買賣登記面積為同期最低。
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上海經濟增長對投資拉動的依賴程度進一步下降。
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2989.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4%,增速同比回落1.5個百分點。
從主要領域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648.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6%,增速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1753.81億元,增長4.1%,增速回落4.6個百分點;工業投資379.03億元,下降3.9%,降幅擴大1.6個百分點。
在長期的轉型壓力中,上海于2011年提出減少“四個依賴”,即減少對重化工業增長的依賴、減少對房地產業發展的依賴、減少對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依賴、減少對投資拉動的依賴。
減少“四個依賴”的同時,上海經濟發展的協調性明顯增強。除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協調性增強、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之外,內需和外需拉動上海經濟增長的協調性增強。
近兩年來,上海市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保持了6%和8%左右的較快增長,外貿貨物進出口額則由2015年的下降5.3%,逐步回升至今年上半年的增長12.0%,改變了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內需拉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