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次走進清華大學舉辦專項引才暨宣傳推介活動,成功攬下10多名清華高層次人才。活動中,市、區新出爐的人才政策成為招才引智“強磁鐵”。
區域經濟發展、產業水平提升,均離不開高層次人才支撐。統計顯示,近年來江寧區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高端裝備院、校友會等展開了一系列共建合作,成立了生命科學成果轉化基地等創新平臺,有100余名清華學子在江寧就業創業、貢獻才智。
招才引智活動現場,在江寧成功創新創業的清華師生代表——清華大學網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尹浩、南京云恩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占現身說法,講述自己親歷的“江寧故事”,為該區優越的創業環境和人才政策吆喝。
當天,江寧區還設置了引才洽談區,集中發布了南瑞繼保、埃斯頓自動化、金斯瑞生物等行業知名企業60余個高端招聘崗位,以及市、區最新出爐的人才政策,吸引了近百名清華師生前來咨詢、投遞簡歷、洽談項目。
經過對接,江寧有關企業、園區(平臺)和10多名清華教授、優秀畢業生初步達成就業和項目合作意向。洽談引才過程中,《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江寧“人才強企10條”等人才系列新政成為吸引人才的最大賣點。
清華大學生物學博士生林昊是安徽蕪湖人,就業選擇地點原本為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但當他聽取江寧創新創業環境推介后,決定來江寧工作,并與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就業協議,他將在公司高級技術支持崗位就職,未來主要對接歐美客戶。
“最吸引我的是南京市、江寧區所提供的廣闊發展平臺,還有就是優厚的人才政策。”林昊說,自己來江寧就業,不僅可以領取區里發放的個人生活補貼,還可以根據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每月領取市里的租賃補貼。
林昊將在今年7月報到,正式成為一名新江寧人,他也將成為享受全市和江寧人才系列新政的第一批高層次人才。
記者獲悉,根據江寧區5月1日起實施的“人才強企10條”,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科)畢業生到江寧企業工作滿一年的,當地將給予總額2萬—4萬元的個人生活補貼,其中博士生每人4萬元。
此外,將于7月1日起實施《南京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則明確,6類人才可領取每月600元至7500元不等的租賃補貼,其中B類人才可享受最高200萬元的購房補貼。有關專家分析,“十三五”期間,預計將有16萬人享受這項政策,其中6萬人享受實物安置,10萬人享受貨幣補貼。
江寧區人才辦負責人表示,人才新政中的生活補貼、購房租房補貼政策,目的是降低高層次人才的工作生活成本,提升區域吸引人才的綜合競爭力。這將有效平抑高房價對人才的“擠出效應”,打造集聚高層次人才的南京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