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狠抓人才工作,從加強人才發展政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建設、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全面提升全市人才工作水平,推動全市人才工作跨越發展。努力把各類人才聚集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中來,為建設更具活力、更為美麗、更加和諧的現代化首府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著力創新人才發展政策體制機制。近年來,我市先后印發了《呼和浩特市人才引進暫行辦法》;回民區出臺了《回民區區屬國有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回民區區屬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暫行管理辦法》《回民區區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標準暫行管理辦法》《回民區人才工作經費使用管理辦法》等;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新修訂了《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鼓勵留學人員和各類高層次人才入駐中國呼和浩特留學人員創業園創新創業的規定》(簡稱《優惠政策18條》),于2016年5月正式實施;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出臺了《呼和浩特市“十三五”衛生計生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對全市今后五年衛生計生人才發展目標、基本原則、主要任務等做出了全面部署。
著力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建設。 “一區兩園”建設取得新成績,金山高新區孵化器設置了1+N個孵化單元,即以服務中心為主,形成乳業孵化、可再生能源孵化、創客咖啡等單元。呼和浩特留創園重點打造建設三大眾創空間,其中,內蒙古創客星空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被批準為“國家級眾創空間”“自治區級眾創空間試點單位”,并被授予“2016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先進眾創空間”。
內蒙古易捷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被批準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及“內蒙古自治區眾創空間”。呼和浩特留創園被自治區人社廳授予“自治區級示范性創業園和創業孵化基地”“2015年度全市創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被自治區科技廳授予“2016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先進眾創空間”稱號,被自治區發改委授予“自治區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稱號。大學科技園即新城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按照“114”人才布局,即“一個人才檔案庫、一個人才工作站、四個公共服務平臺(高校合作平臺、信息交流平臺、‘一站式’服務平臺、中小微企業服務平臺)”,同自治區科技廳、教育廳合作,建立了駐呼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庫,現已有203項科技成果入庫。與中國科學院、內蒙古工業大學等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建立產學研成果轉化平臺,幫助人才實現成果轉化,現已轉化科技成果13項。
創新研發機構建設取得新進展。2016年,我市又獲批1家新型研發機構即內蒙古蒙草種業科技研究院,獲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經費2000萬元。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新型研發機構7家,獲得自治區重大專項經費支持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