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發布了2016年度全市特色工業園資助計劃,資助金額合計1888.2033萬元,推動特色園區建設,加速工業園區高端化發展。
特色工業園是以區域特色產業為基礎,適應市場競爭、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化進程對產業集聚的要求,以優勢骨干企業為主體,主導產業突出的工業園。特色工業園的目標是完善產業鏈配套,利用產業集聚優勢搭建資源共享、交流平臺,對政府吸引企業、人才以及促進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深圳工業園區的發展要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園區十分簡單,容積率很低,一般只有廠房,沒有任何配套。到了上世紀90年代,部分園區開始增加配套,但水平還是偏低。直到2000年,工業園區才開始有了個性化的設計,建筑形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近5年來,深圳工業園區開始邁入4.0階段,容積率提升到6.0,特別是去年以來,深圳在產業用地規劃上銳意創新,率先提出新興產業用地,,不斷優化產業創新布局。
深圳工業園區的變化與產業發展不無關系。至今,整個產業空間由分散到集聚,再由集聚到更高端的分散,產業影響力和輻射力也在不斷提升。其中,華為科技城片區就是典型的電子設備集群,匯聚了上千家企業,形成了一條完善的產業鏈。眼下,在國外某些地方,找一個電子零件可能要5天,但在這里只需要5分鐘。
記者調研發現,近幾年,面對地價飆升、產業用地資源有限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等問題,深圳開始加速工業園區的升級改造,推進其向高端化發展。一方面,深圳大力新建特色工業園區,突出產業特色,認定一大批優秀產業園區,為引進企業和項目搭建良好平臺;另一方面,對老舊工業園區進行改造,提高土地集約效率,增強工業競爭力。
2014年,深圳發布了《深圳市特色工業園認定管理辦法》和《深圳市特色工業園資助資金使用操作規程》,從產業集聚程度、產業配套能力、公共服務平臺、園區管理制度、區域品牌建設等方面加快產業載體認證。目前已經認定了9個特色工業園區,涉及包裝印刷、半導體照明、計算機外設、生命健康、電子元器件、模具、移動通信設備等領域。2016年,深圳還新認定了3個特色工業升級示范園,分別將深圳市南山醫療器械產業園認定為深圳市(醫療器械)特色工業升級示范園,將深圳市中海信科技園認定為深圳市(汽車電子)特色工業升級示范園,深圳市嘉安達科技工業園認定為深圳市(LED)特色工業升級示范園。目前,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優勢傳統產業的特色工業園建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在老舊工業園改造方面,深圳市龍華區一馬當先。2016年3月底,龍華區(原龍華新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舊工業區改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實施“一園一策”,助推舊工業區升級改造,再造高端產業空間。目前,龍華區創新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
“深圳制造的活力離不開鋪天蓋地的小企業,這里也是全國創業密度最大的城市,工業園區為這些企業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平臺,尤其是特色工業園區,成為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發展的助推劑。但不可否認,目前深圳工業園區的發展不均衡,有享譽海內外的高端園區,也還存在不少配套、管理相對落后的工業園區,部分園區效益還有待提高,老舊工業園區的改造任重道遠,不愿改、不能改、不敢改、不會改等問題較為突出,需要政府、開發商、企業、社區等多個利益體共同參與。”有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