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浙江省新工科建設專家組與工作組組織的新工科建設研討會議在溫州大學召開,標志著浙江省新工科建設正式啟動。
今年2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希望各地高校開展新工科的研究實踐活動,從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進新工科的建設與發展。
什么是新工科?想要準確解釋出這個新概念并非易事,因為新工科本身內涵十分豐富,涉及范圍也很廣泛。而且,當前對于新工科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至今還沒有一個很準確的定義。在《通知》中,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內容被歸納為“五個新”,分為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學科專業的新結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教育教學的新質量、分類發展的新體系。
新工科要培養怎樣的人才?首先,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技術促進“中國智造2025”的轉型升級新經濟,而新經濟又要求具有專業跨界融合能力、適應能力的新人才。 “新工科要培養的人才,就是除了專業,還要有很強的非專業能力。”浙江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計偉榮表示,創造力、溝通力、跨學科思維、國際視野、可持續力都是未來的新工科生需要具備的。
“新工科建設在一定意義上,是高校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的突破口。”育廳高教處副處長王國銀說,“因此,新工科建設也要求高校在專業設置上,提升學科專業與產業更強的匹配度;在人才培養上,推動高校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更緊密的對接度,實現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協同育人。”
將溫州大學作為浙江省新工科建設會議的啟動地,也是省教育廳對溫大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的認可。“溫大在人才培養方面,將繼續對接溫州產業需求,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 溫州大學教務處處長余闖表示,結合新工科建設溫大將實施三條路徑建設,對傳統工科進行改造、開展理科工科交叉融合、互聯網技術改造專業。同時, 通過產教融合、國際化、創業創新三大抓手推進新工科建設。
高考在即,新工科建設對其也有一定引領指導作用。王國銀表示,新工科建設在基礎教育方面注重人文素養的培育,這是為寬口徑的復合型人才做好準備。“同時,考生、家長需要淡化專業邊界,不要一味盯著某一個具體專業。因為根據新經濟的人才培養模式、目標,會有越來越多的跨專業學科。”
據悉,本次會議中還通過關于省新工科建設的八項倡議,不但要服務于浙江,還要為全國新工科建設提供浙江樣本和浙江元素:建設一批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多學科交叉的行業特色學院;建設一批新興產業急需的工科優勢特色專業;建設一批體現產業和技術最新發展的工科核心課程和通識課程;實施工科院系與行業企業人員互聘“雙千計劃”;實施一批企業支持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建設一批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協同創新中心;建設一批面向新工科的大學生學科競賽品牌;培育若干新工科建設示范點,形成一批可推廣示范的新工科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