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和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獲悉,為破解企業用地、用人難題,深圳深入推進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人才政策創新力度,為深圳制造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新增用地中工業用地比例不少于三成
一是加大土地資源供給側改革,全力落實拓展空間十大專項行動要求。進一步提高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強化精準化、差別化土地供給,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先進制造業、重點企業、成長型創新型企業等實體經濟用地保障。二是抓盤活存量拓空間,持續加大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等土地二次開發力度。三是抓科學用海拓空間。積極建設全國首個海洋綜合管理示范區,主動加強與國家、省海洋局的溝通對接,強化“海域+陸域”的全域空間資源整合。四是抓違建整治拓空間。持之以恒消化存量違建,確保2017年拆除消化違建面積比上年翻一番。五是抓城市立體開發拓空間。統籌地上、地面、地下三維立體空間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城市中心區、交通樞紐、城市更新等區域土地的多用途混合利用,加強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互聯互通。
針對重大產業項目用地,深圳實施了專項保障政策。2016年10月深圳頒布實施了《深圳市工業及其他產業用地供應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重點產業項目遴選機制,按程序遴選重大產業項目,實行專項用地保障,確保精準供應。第一,對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高端制造業等產業項目按照市場評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出讓底價,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第二,推動產業用地使用權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供應方式,降低企業初始用地成本;第三,落實深圳市強區放權改革精神,產業用地審批權下放至各區,有效提升產業用地審批效率。
二、到2020年建設不少于800萬平方米產業用房
為扶持和鼓勵制造業企業創新發展,深圳還著力加大創新型產業用房建設和供應力度,推動“房地并舉、優先供房”。深圳加大了創新型產業用房的投入和建設規模,加強了創新型產業用房統籌管理,建立了專門機構負責管理運營,完善了創新型產業用房相關規定,規范了配建比例和方式、地價標準等。同時,加快建設創新型產業用房供需服務平臺,規范房源信息的統一管理和發布,保證公開透明。
三、深圳人才政策創新力度不斷加大
為破解制造業企業用人難題,深圳不斷在人才政策、服務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從實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到實施引進培育高層次專業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高層次專業人才1+6”文件,引進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的“孔雀計劃”,以及實施“人才安居”、鵬城杰出人才獎、產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獎等人才激勵保障政策,深圳人才政策創新力度不斷加大,政策紅利得以充分釋放。
2016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提出了20個方面81條178個政策點,再造人才政策高地。
四、“十三五”期間建設人才安居房30萬套
為優化環境留住人才,深圳還著力強化人才安居保障。深圳計劃向市人才安居集團投入現金1000億元作為公司資本金,明確將市人才安居集團定位為專門從事人才安居房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的政策性市屬國有獨資公司,重點打造人才安居房投融資、建設和收購平臺。按照計劃,“十三五”期間,深圳市將建設和籌集保障性住房及人才安居房40萬套。
還出臺了一系列措施為人才“筑巢”。符合條件的新引進入戶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可獲得本科1.5萬元、碩士2.5萬元、博士3萬元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補貼。除給予人才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補貼外,院士等杰出人才,既可以選擇享受600萬元的獎勵補貼,也可以選擇10年免租入住2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選擇享受住房的,在深圳市全職工作滿十年,貢獻突出且取得深圳市戶籍的,可選擇無償獲贈住房或1000萬元購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