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社科聯專家顧問、廈門著名文史專家洪卜仁:雖然我90歲了,但我還是要來到現場,見證思明區社科界的這一盛事。思明區社科聯人才濟濟,這次換屆將可以凝聚起各行各業更多有才華的人士,投入到新的“戰斗”中。新一屆社科聯一定可以更好地帶動我市各界社科聯工作的開展,對此,我寄予厚望。
●思明區社科聯專家顧問、中國建筑技術集團設計院副總建筑師、省文物局古建筑專家庫專家廖寧:過去幾年來,我一直關注參與文物保護工作,我希望能提供自己的力量,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思明區的城市規劃、歷史風貌保護等領域做貢獻,提升思明區的城市形象。
“啊……社會科學,中華文化幾千年,造福子孫的根源,兩岸同胞更和諧;啊……社會科學,播種生命的源泉,探索社科再向前,萬紫千紅滿人間……”
在9日舉行的思明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新一屆社科聯委員、廈門市閩南音樂交流協會會長鄭志勇滿懷深情地唱起了自己的原創歌曲《社科之歌》,悠揚的旋律,動聽的歌聲唱出了思明區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心聲與期待,引起了在場所有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共鳴。
一股新鮮的血液正緩緩注入思明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當日上午,思明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社科聯委員及領導班子成員。
洪卜仁、何炳仲、龔潔、高振碧、連心豪、盧志明、廖寧、林元平、靳維柏等專家學者,也將為新一屆思明區社科聯提供強勁的智力支持。大會上,思明區向這些專家學者頒發了“專家顧問”聘書。
市社科聯副主席莊志輝出席了大會。他肯定了思明區社科聯為繁榮發展我市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取得的顯著成績,“希望新一屆社科聯進一步明確職責,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進一步增強凝聚力和創新力,發揮橋梁紐帶、組織協調、咨詢服務、宣傳普及的作用,使思明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現場】
“大咖”云集 新一屆委員獻良策
“加入到思明區社科聯,這是對我們閩南音樂交流協會的認可,我們將通過思明區社科聯這個廣闊的空間,用音樂的形式向市民傳播更多的閩南文化,讓市民感受到社科聯就在我們的身邊。”大會上,一直致力于傳播閩南音樂、閩南文化的鄭志勇激動地說道。
這位土生土長的廈門人,一直致力于傳承閩南文化,創作了一大批耳熟能詳的閩南語歌曲。他認為,社科文化可以用音樂來普及,“音樂的傳播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翻看思明區社科聯新一屆委員名單,一批政治素質過硬、理論功底深厚、勇于開拓創新的社科界“大咖”名列其中。記者注意到,委員名單中,不僅有市、區各學會(研究會)成員單位代表,也有各街道、學校代表,還有基層業余講師團代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結構的合理性。
新一屆思明區社科聯委員、市朗誦學會會長彭鷺高興地說:“這次朗誦學會加入到社科聯的大家庭,我很振奮,這說明了思明區社科聯對朗誦文化的重視。”他表示,今后朗誦學會將把榮譽化為動力,積極配合思明區社科聯開展工作,把朗誦、誦讀開展得有聲有色。
【成效】
主動作為 打造社科工作者之家
開展理論宣講、組織課題調研、進行社科宣傳普及……思明區社科聯從2010年成立之初,就一直扮演好“智囊團”“思想庫”的角色。思明區社科聯扎實推進理論學習,借助“智慧講堂”“鷺江講壇”“價值觀論壇”等平臺,組織講壇報告人深入機關、企業、學校、社區開展宣傳教育,對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及時進行宣講闡釋。
思明區社科聯不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開展課題調研,還廣泛開展社科知識普及。活躍在全區街道社區96人的“區基層業余講師團”志愿服務隊和12支市民文藝宣講志愿服務隊,用老百姓熟悉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化傳承。
對于新一屆思明區社科聯工作,思明區委副書記張劍鳴表示,思明區社科聯要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緊緊圍繞中心大局,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深入推進社科普及,著力提升公眾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為繁榮發展社會科學提供堅強保障。
思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碧珊則表示,新一屆社科聯要緊跟時代步伐,緊貼改革發展大局,腳踏實地、主動融入、主動作為,堅持正確的導向,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大眾,把社科聯打造成社科工作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