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新城花園酒店有限公司作為新營改增納稅人,成功開出了全市全面推開營改增首張增值稅發票,金額為1376元,按稅率6%計算,稅額為77.89元。這標志著營改增在我市正式全面推開。
營改增全面推開一周年來,越來越多的納稅人享受到改革帶來的減稅紅利,總體減稅規模越來越大。不少收到了減稅“紅包”的企業,順應新稅制帶來的組織結構優化,并擁有更多的資金用于設備更新和研發,轉型升級的發展“加速度”得到明顯提升。
蘇州市國稅局的數據顯示,目前,蘇州全市國稅征管納稅人83.3萬戶,其中涉及營改增納稅人27.8萬戶,占比達到33.4%,占全省營改增納稅人總數的比重達到22.9%。“營改增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基本消除了重復征稅,有效降低了企業稅負成本。”記者在市國稅局了解到,根據測算,自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底,蘇州納稅人共計減稅123.1億元。其中,試點納稅人累計減稅72.7億元,非試點納稅人增加抵扣減稅50.4億元。
借力利好企業降負“提速”
蘇州國稅的最新統計顯示,納入營改增試點的建筑、房地產、金融、生活服務四大行業稅負全面下降,累計減稅50.9億元,稅負總體下降19.3%。
作為張家港市規模最大的電力公司,沙洲電力自去年營改增以來,僅不動產抵扣這一項就達2000多萬元,整體稅負下降達13%。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嚴國峰告訴記者,2016年以來,公司的不動產投資主要用于二期項目的建設,包括建筑工程類、配套碼頭等相關設施。相較于一期項目,二期項目的建設不僅使得公司每個電站的發電量由原來的每小時63萬度電提高至每小時100萬度電,更在節能改造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數據顯示,二期工程項目開展后,單位能耗將由309克煤下降至290克煤,全年預計將減少7.2萬噸標煤的燃燒,極大程度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此外,二期工程的上線還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脫硫效率。“今年公司還有部分固定資產可供抵扣,加上營改增后不動產納入了抵扣范圍,按照目前的生產經營情況,預計今年我們基本可以實現‘零納稅’。”
同樣輕裝上陣、降負“提速”的還有江蘇港通路橋集團有限公司。“營改增后,僅鋼材這一塊,我們就能減少成本近1500萬元,真是減少了一大筆負擔。”錢榮飛是江蘇港通路橋集團有限公司的財務主管,他表示,營改增以后,建筑業中涉及的鋼筋、磚瓦、水泥等都可以抵扣,由于該項抵扣金額較高,可以說是實實在在降低了企業成本。記者在市國稅局了解到,營改增后,建筑業稅率由原來的3%改為了11%,看起來增值稅稅率是提高了,但由于可以按照17%的稅率實行進項稅抵扣,按照“低征高扣”的計算方式,行業稅負不僅不會增加甚至還會減輕。借力營改增利好,像江蘇港通路橋集團有限公司這樣的建筑企業,有能力著眼更大的市場,加速“快跑”。
多重積極效應被激發
營改增除了直接減稅效應之外,還帶來了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推動財稅改革和規范市場秩序等多重積極效應。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促進產業轉型、服務業發展方面,營改增在減輕服務業企業稅負的同時,通過對下游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由下游企業抵扣機制,還能減輕下游工商企業稅負,使服務業和工商業可以聯動發展。此外,營改增的抵扣機制消除了企業服務外包和主輔分離的稅收障礙,使生產企業內部可以將服務部門獨立或者外包,從而擴大了市場的服務規模。
營改增的全面鋪開,讓松陵飯店這家歷史悠久的老牌飯店感受到了新政帶來的積極效應,用飯店財務總監劉琪的話來說,營改增是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去年5月前,飯店按照銷售營業收入的5%上繳營業稅。如今一年下來,企業實際上繳增值稅大致下降為4%左右。這一年間,松陵飯店重新梳理了供貨渠道,從40多家供貨商中篩選掉了10多家沒有辦法提供發票的單位。不少原來有過合作的供貨商,為了繼續和飯店合作下去,也進行了企業規范管理,轉變為可以出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才有這個資格成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劉琪認為,供貨商肯定也會對他的上家提出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來抵扣重復多繳的稅額,這樣一環套著一環,行業規范了,經濟也提升了,還給市民帶來了安全的餐飲環境。
“這是營改增帶來的最大實惠。”
“營改增給公司帶來了巨大機遇,我們轉型發展的底氣更足了!”太倉市玫瑰莊園酒店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胡美菊同樣感觸很深。該酒店位于太倉市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占地200畝,硬件設施完善,周邊環境優美。但由于所處位置距離城區較遠,客流不足,企業開業以后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營改增的施行給企業帶來了發展良機。
“一方面,營改增減稅降負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及時雨,我們營改增后稅率為6%,而購進的酒、食材、水電、新增設備等都可以抵扣,而且抵扣稅率遠遠高于6%。我們測算發現,通過營改增公司全年可以節約稅款近80萬元。另一方面,國稅機關一對一的結對服務,幫助企業很快熟悉了增值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