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托縣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社會各項事業的繁榮發展,拓寬了就業渠道,為全縣剩余勞動力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托縣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步伐,重點發展綠色有機蔬菜基地建設項目,建設設施農業生態觀光示范園區,引導農村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圍繞設施農業技能培訓和養殖業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截至目前,設施農業培訓68人。
托縣通過發展現代工業產業促進就業。依托托克托工業園區,著力打造工業集中區,重點打造電力、化工、冶金、生物制藥四大產業綜合利用產業集群、新型煤化工和石油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全縣工業整體經濟實力,增強吸納就業能力。目前,園區企業已吸納就業1583人。
以重大項目拉動就業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托縣在實施重點項目過程中,切實做好項目審批部門、人社部門、項目單位三方對接工作,圍繞項目單位用工和培訓需求,扎實做好就業服務工作,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目前,在全縣已實施的52個重點建設項目中已帶動就業5230人。
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托縣針對女性、大齡勞動力等就業難的問題,打造保姆公司、月嫂公司等集團性的創業就業平臺。一方面,面向女性勞動力,免費舉辦家政、月嫂、服務員等專項技能培訓,建設專業化的服務人員隊伍,樹立縣勞動力轉移的勞務品牌。另一方面,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或創業者,積極投資服務業,支持企業或創業者做大做強。目前,托縣有家庭服務業193戶,吸納就業618人。
發展旅游業帶動就業。托縣以文化旅游區、水系、漁業為主線,以觀光農業引導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經營,將濕地旅游、觀光農業、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國家4A級景區——神泉生態旅游景區已入駐園區;內蒙古瑞沃酒莊、嘉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項目的入駐帶動周邊創業人群創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形成了農家樂、漁業規模化養殖及產品開發、辣椒、葡萄規模化種植及新產品開發等三大產業集聚區,構建完善的生態旅游體系。目前,園區已吸納就業1500人,其中有大學生35人,下崗職工58人,復轉軍人28人,農村剩余勞動力1379人。園區年接待量達20萬人,實現年營業收入約2億元,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發展電子商務帶動就業。依托該縣已搭建的兩個縣級綜合性信息化服務平臺,集合托縣電子商務企業、美麗鄉村景點、特色農副產品、特色旅游路線等優勢資源,搭建托縣線上線下平臺,重點孵化托縣區域電子商務、美麗鄉村范圍內企業和創業團隊。同時充分挖掘與發揮鄉村寶貴自然生態資源與歷史文化資源的巨大價值,讓農民變網商、農民變創客,促進當地就業與農民增收,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與升級。目前,托縣已建成兩個縣級運營中心和30多個鄉村服務站,帶動就業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