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人口增長、產業發展和經濟需要等城市基礎下,佛山房地產才可以持久發展。"在昨日舉辦的"2017粵港澳大灣區樓市發展高峰會"上,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為粵港澳大灣區下佛山城市提高競爭力和房地產長遠發展"耿直"建言:"不能單純依靠政策優勢。重要的是區域的經濟基礎、生活環境、營商環境、政府服務和穩扎穩打的產業基礎,提升自身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競爭力。"
論壇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佛山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房地產發展處在相對穩定的中等位置。在城市內部,在系列調控下,上半年佛山房地產帶來了新的住宅成交、土地熱點和價格結構。
半年房地產置業新格局
廣佛肇城市群效應顯現
調控為佛山房地產帶來了新的住宅成交、土地熱點和價格結構,同時,在廣州客戶從投資佛山到置業佛山之后,今年上半年進一步跨過限購區域向佛山西部流入,甚至融入肇慶等領域。
在昨天中原集團舉辦的一場"2017粵港澳大灣區樓市發展高峰會"上,佛山中原策略研究中心發布了最新的樓市客戶群結構數據。數據顯示,從一手房成交的客源區域看,佛山今年上半年約有37%為廣州客戶,成交套數共達20960套,所產生總金額為238億元,這一比例低于2016年的40%,同時,發生了明顯的結構性改變。
2016年以廣州客戶為主的外來置業力量主要自西向東滲透,主要分布在里水、大瀝、桂城、石灣、陳村等區域。其中里水鎮以達九成的比例成為廣州客戶分布最集中的鎮街。而截止到今年6月底,去年最受廣州客戶青瞇的里水廣州客戶占比下降至30%,同樣是限購區域的桂城也從去年底的70%下降至30%。隨著廣州客戶越過限購區擴散,2017年上半年不限購的三水、高明區域廣州客戶的比例也隨著上升,兩個板塊的廣州客戶占比各從去年底的10%上升至50%。
"不僅僅是傳統的大瀝和桂城,廣州客戶已遍布了佛山。"對此,中原集團佛山分公司董事總經理余鴻認為,整個城市邊界在消失,廣州客戶甚至來了肇慶和陽江。
"共有三大引擎助推 廣佛同城 。"余鴻認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和廣佛超級城市的演變是助力"廣佛同城"的三大引擎。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廣佛定位為"國際樞紐城市+佛山制造+全球市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突顯廣佛同城優勢,廣佛區域成為了打造大灣區的核心區;同時廣佛同心聯袂打造世界都市圈,參與全球競爭也是"廣佛同城"一大助力。
城市和樓市熱點的轉移
路網和"時間距離"是關鍵
"上半年城市群之間市場熱度的轉移,明顯表現為由中心城市向外轉移。影響這一結果的因素第一是 時間距離 。第二是政策。"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專家劉淵在住宅成交的結構上,進一步列舉了一組土地數據,今年1-5月,全國40個重點城市一共出現了150塊溢價率超過100%的含住宅用地,其中26塊位于珠三角3城,37塊位于長三角14城。而在珠三角區域內,佛山溢價率超過100%的土地數量最多。
也就是說,市場熱度從一二線轉移到二三四線城市的,不僅僅是置業者的"熱錢",更有開發企業的未來發展目標。
盡管如此,劉淵仍舊進一步對比了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的現有環境,為佛山房地產市場以及在粵港澳大灣區下,城市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與長遠發展,提出了參考建議。
在一組城市群交通網分析中顯示,長三角是所有城市群中鐵路交通最發達的區域,而珠三角仍舊主要依靠高速和快速路網。數據顯示,珠三角城市群的高鐵列車網以廣州、深圳為核心,次中心尚未顯現。
"目前珠三角在高鐵路網方面比較弱。"劉淵表示,"但是可以看到廣東省未來規劃,已經將高鐵建設落實在規劃中,與交通相關的基礎設施正在快速建設中,這對未來的區域房地產發展有較大支撐。"
"單從房地產市場來看,佛山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和長三角平起平坐,但是我們仍舊欠缺的是交通、醫療和教育等配套設施。在這其中,交通是最容易改善且已經有明確規劃的。"劉淵總結認為,未來交通的改善并不僅僅是促進整個經濟發展的引擎,城市之間的時間距離縮短,是促進房地產熱點轉移的重要因素。"珠三角龍頭城市的房地產發展已經到了平穩階段,高房價和高人口密度決定未來空間比較小,這些城市很多人會選擇去二三線城市置業,這個置業不一定也不應該只是投資,而是真的居住需求。這是未來區域房地產的實際利好。而在這個背景下,人口交流和經濟發展,也會促進教育和醫療配套進一步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