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省住戶抽樣調查,上半年青海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1.9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9.9%,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比同期全國平均增速(8.8%)快1.1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31個省(市、區)第4位。青海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快于經濟增長。
國家統計局青海調查總隊分析,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及各種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多變形勢,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總體部署,以“百日攻堅”行動和“黃金季會戰”為抓手,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始終堅持“小財政、大民生”的執政理念不動搖,發展基礎不斷鞏固,民生保障持續加強,惠民措施成效顯著,居民收入保持了穩步增長,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了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目標。
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經濟增長,是上半年我省經濟運行數據出爐后的一大亮點。上半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增速為7.6%,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于GDP增速1.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收入實際增速7.5%,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長8.8%,快于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
工資性收入的增長是拉動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對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7.2%。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全省經濟總體保持穩中有進,就業情況總體平穩;上半年新出臺的發放機關事業單位在職職工移動通信費和物業服務補貼,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上調目標考核獎標準,實施西寧市市直機關和四區三縣車改等為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保持增長提供了支撐;工業品價格呈恢復性增長,提升了企業盈利空間,對企業職工工資水平保持穩定和適度增長提供了條件。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主要是農村務工形勢穩中趨好,本地就近務工人數增加,務工時間明顯延長,為工資性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提供了保障。
經營凈收入增長,直觀反映了我省簡政放權激活市場活力后,對居民收入的促進作用。數據分析顯示,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各級政府繼續簡政放權,積極落實各項財政、稅費、金融等扶持政策,不斷拓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空間,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的經營環境進一步改善,稅負進一步減輕。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增長8%,主要是對小微企業減負政策的落實及油價下調等因素共同支撐二、三產業收入繼續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