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重慶市人社局獲悉,位于渝北區空港新城的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一期工程已經全部建成投用,目前已有67家企業簽約入駐產業園。未來將按照“聚集產業、拓展業態、孵化企業、培育市場”發展定位,力爭3年內實現入駐企業100余家,產值達100億元,稅收1億元以上。5年內,入駐企業150余家,產值達300億元,稅收1.5億元以上。
人力資源服務成新產業
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位于渝北區蘭桂大道附近,外觀是一座“人”字形大樓。這是繼上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之后,全國第二家、西部地區第一家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重慶市人社局資源市場處處長孫承豪介紹,該產業園占地158畝,總建筑規模32萬平方米,總投資達20億元,分為二期建設。一期工程總面積20.2萬平方米,劃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建筑規模為9.9萬平方米,為產業發展區;北區建筑規模為10.3萬平方米,為公益事業區。二期建設規模為11.8萬平方米,準備全部為產業發展區,是目前全國體量最大、投資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據了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源招聘、培訓、職業能力認證等業務,逐漸從企業管理職能中剝離出來,形成一個單獨的人力資源市場,加上人事代理、勞務派遣、人力資源管理診斷、高端人才尋訪等第三方服務,逐漸構建起一個國民經濟新產業——人力資源服務業。目前,我市共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000余家,年均服務人群千萬余次,人力資源服務市場日漸活躍,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應運而生。
“聚寶盆”提供智力支撐
“產業園已集合了一大批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集約效應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只要涉及人力資源服務的業態,在這里都能找到支撐點。”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劉楊介紹,目前已有67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簽約入駐,其中市外企業數量占40%,5家中外合資企業,20多家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如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紅海人力集團等,業態主要集中在招聘、獵頭、培訓、勞務外包、勞務派遣、薪酬設計、測評及人事代理等方面,基本覆蓋了人力資源服務鏈條上的生態鏈。
據介紹,下半年,市人力社保局及相關機關、事業單位也將整體搬遷至此。產業園將依托人力資源服務、教育培訓及社會化公共服務、信息網絡服務、金融服務、綜合配套服務五大業態,發揮人力資源要素“大市場”、人力社保公共服務“大平臺”、人力資源信息“”、綜合服務產業“大基地”、一園多基地“大園區”五大特色功能,力爭5年內引進市內外優質企業150家,園區產值達300億元,稅收1.5億元。產業園還將運用互聯網+的形式,打造重慶乃至全國人才的“聚寶盆”,為重慶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