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2017年定向選調生及引進高水平大學博士座談會在南寧舉行,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向與會青年人才發來寄語。今年,我區繼續開展定向選調生招錄和急需緊缺人才集中招聘工作,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招錄355名定向選調生,定向廣西大學招錄99名選調生到扶貧開發重點縣工作,并通過組織開展集中招聘活動,從區外高水平大學引進1637名畢業生到企事業單位工作,引進人才數量再創新高。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這是一種定律、一種規律。近年來,廣西把人才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來抓,制定戰略,出臺政策,創新舉措,實施“引智工程”、“引博工程”等等,凸顯其求賢若渴立大業的決心和信心。今年,廣西繼續開展定向選調生招錄和急需緊缺人才集中招聘工作,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招錄355名定向選調生,定向廣西大學招錄99名選調生到扶貧開發重點縣工作,并通過組織開展集中招聘活動,從區外高水平大學引進1637名畢業生到企事業單位工作,引進人才數量再創新高。
“求金求銀不如求人才”。事實早已證明,現代社會的發展,一靠科學技術,二靠科學管理,科技和管理猶如車之兩輪,推動現代社會前進。那么,連結這兩個輪子的則是人才。人才是資本,人才是效益,人才是發展經濟的硬道理,是社會經濟增長的原動力。特別是廣西作為后發展地區,具有后發優勢,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雙核驅動、綠色發展戰略,全力打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農村全面脫貧攻堅戰,著力營造“三大生態”,奮力實現“兩個建成”,譜寫建黨百年廣西發展新篇章,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最迫切需求的就是高層次人才。
“多士成大業,群賢濟弘績”。引進高層次人才,功在當代,惠及長遠。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廣西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與東盟等國家擴大了對開放合作領域,廣西為各方面優秀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廣闊舞臺,在更為廣泛的領域里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氣候”與“條件”早已成熟。要實施富民興桂戰略,廣西必然一如既往招才引智構筑人才集聚高地。正如彭清華書記在寄語中指出的,廣西區位優勢獨特,生態環境優良,民族團結和諧,發展前景廣闊,是一塊充滿希望的熱土,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匯聚各方英才,共襄富民興桂大業。
人才聚,則事業興。近年來,廣西始終不以言容而舍才,不以小疵而掩才,不以妒謗而毀才,不以好惡而棄才,不以卑微而輕才,敢為事業用人才,善為人才創舞臺,人才活力競相迸發。彭清華書記寄語與會青年人才,以總書記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為指引,把廣西作為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大舞臺,熱愛廣西、扎根廣西、建設廣西,在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譜寫建黨百年廣西發展新篇章的生動實踐中貢獻聰明才智、實現人生價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人才有未來,未來有人才。廣西繼續開展定向選調生招錄和急需緊缺人才集中招聘工作,表明了廣西對人才的尊重和渴望,更標志著廣西對引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一個新高度,必將“一石激起千層浪”,進一步增強高層次人才的向心力,凝聚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到廣西創新創業、建功立業,有利于真正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和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