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預計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的規模將在三年內超過1500億元,到2030年將超過1萬億元。
近幾年,長沙各大停車場采用的智能停車場系統、白領一族上班指紋簽到、商業公司“刷臉”門禁系統,其實都是人工智能在生活領域的應用案例。
如今,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巨頭均迅速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大投入,而長沙企業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也開始嶄露頭角,智能協作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一些長沙產品技術水平走在全球前列。
中、美機器人“教父”合作
在長生產智能機器人
前日,在長沙高新區的瑞森可公司,全球第一款智能協作機器人Baxter正睜著萌萌“眼睛”、揮動著雙臂,將傳輸帶卡位上的元器件拿起來進行加工生產。技術總監胡斌“偷偷地”拿走傳輸帶的一個元器件,Baxter迅速偵測到了情況,雙手越過這個空空的卡位,到下一個卡位拿起元器件,進行加工;胡斌“斗膽”進行阻撓,Baxter迅速停止了動作;接下來,胡斌改變了元器件的尺寸,Baxter照樣拿得起放得下。
“這就是智能機器人應有的表現。傳統機器人遇到一個空卡位會手足無措,整個生產都會停下來;遇到人類意外阻撓,就會傷害人類;遇到元器件尺寸改變,準確的操作就無法進行。”胡斌介紹說。
瑞森可公司是美國Rethink公司中國區的戰略合作伙伴,Rethink創始人羅德尼·布魯克斯教授是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創建者。胡斌和公司的首席科學家都是從清華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出來的,他們的老師是中科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界的泰斗,也是瑞森可的特聘科學家。公司的特聘專家則是臺灣大學機器人中心主任。這些人工智能的一流學者合作,在長沙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基地。
長沙企業多領域挺進人工智能
2011年7月,國防科大自主研制的紅旗HQ3無人車,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實驗,標志著我國無人車在復雜環境識別、智能行為決策和控制等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無人駕駛,成為不少人工智能企業主攻的方向之一。
去年9月入駐雨花經開區的湖南省自興人工智能研究院,是長沙目前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智能駕駛、智能醫療、服務機器人是其三大研究方向。該研究院CEO穆陽介紹,自興人工智能研究院擁有15年的智能駕駛研究基礎,目前正與車企共同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與“試管嬰兒之母”盧光琇合作開發醫療,通過機器學習,應用到醫療影像診斷中,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誤診率。
2017年5月,自興人工智能研究院自主研制的首款兒童陪護機器人“bibibot寶寶機器人”上市,當月便賣斷貨,銷售了3000多臺,兩個多月售出上萬臺,2017年預計可實現產值5000萬元。“服務機器人不是以往機器的單向傳輸,它具備交互功能,通過智能語音實現兒童與機器雙向交流。”穆陽說。
加大人才培養,搶占人工智能高地
在穆陽看來,長沙人工智能要實現高速發展,一是數據儲備,即芯片技術的突破,二是數據計算能力要大幅提升,而這二者,是長沙,也是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短板,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缺乏。
作為一個新興技術、新興產業,人才在前期的“圈地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穆陽表示,目前中南大學、國防科大、湖南大學均已陸續開設人工智能專業,未來每年可為長沙輸送數百名專業人才,這是未來長沙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
近幾年,長沙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和機器人產業,雨花經開區更是集聚機器人上下游企業150家,形成了覆蓋研發、生產、銷售到培訓的機器人產業閉環,具備了工業機器人、精密制造、機器視覺等人工智能發展基礎。
今年3月,湖南首個智能制造人才培訓基地落戶雨花經開區,投資方連碩教育總經理燕中元表示,基地在為長沙培養以工業機器人應用開發為核心的智能制造人才的同時,未來也將加大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力度,助力長沙搶占人工智能高地。
相關鏈接
人工智能成資本追逐的下一個風口
早在1956年,“人工智能”一詞便在Dartmouth學會上作為計算機的分支提出。研究的領域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然而,長達半個世紀,人工智能一直處于默默無聞階段。直至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突破,以及臉書、百度等海內外互聯網科技巨頭角逐“AI”加大布局的驅動下,人工智能漸成資本追逐的下一個風口、引領未來的制高點。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