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奔涌的鐵甲中,“長沙元素”讓人驚訝、讓人振奮。
山河智能的水陸兩棲輪式裝甲工程車,憑借世界領先的技術,成為此次閱兵的明星裝備之一。山河智能也因堅持創新,飽嘗“甜頭”,上半年總體經營業績同比增長近4倍。
上半年,長沙工業經濟穩中有進,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461.1億元,同比增長12.8%,研發人員持續增加,達到93663人,專利申請受理數同比增長22.4%;文創產業風起云涌,延續去年增長態勢,支柱作用日益凸顯。
“長沙發展長期依靠投資拉動是難以為繼的,必須轉向創新驅動。要有戰略定力、有歷史耐心、有舍得意識、有突破精神,把管理(體制)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產品創新貫穿于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績效考核等方面。”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強調。
老樹發新芽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
食品、服飾、機床等長沙傳統產業,紛紛邁開步子,瞄準智能制造,提升生產、產品、服務智能化水平,加速創新發展,實現華麗轉身。
位于寧鄉經開區的加加食品,今年迎來建廠的第20個年頭。新的流水線如今可以實現空瓶運輸、灌裝、貼標、套膜、噴碼的全自動化,每小時可生產醬油等產品36000瓶。
最火爆的,當屬工程機械產業。
上半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強勢回暖,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五新隧裝等工程機械企業的儲備產能全面釋放,產銷兩旺。
三一重工拓寬合作領域,攜手中船重工,開發水陸兩棲特種裝備,加速切入軍工領域。“上半年,三一產品產銷量大幅上揚,銷售預計同比增長60%以上,利潤也翻了幾番。”三一集團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潘睿剛介紹。
此前中聯重科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也顯示,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億至1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凈利潤扭虧為盈,并實現大幅增長。
企業業績的增長,既是企業堅持創新驅動,蓄勢的集中釋放,也離不開長沙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勇當“排頭兵”的追求,以及政策紅利的刺激。
年初,振興實體經濟的信號頻傳,一場聲勢浩大的“下園區、進企業、送服務”的春風勁吹長沙,振奮了園區、企業士氣。6月,市委、市政府出臺力度空前的“長沙工業30條”,降低企業成本、鼓勵企業做強做大,用“真金白銀”激發產業活力。
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長沙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1—6月,全市有29個工業行業大類實現正增長,代表產業發展方向的高技術產業和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7.2%和13.3%,比全市規模工業平均增速快9.1和5.2個百分點。
互聯網+提速
新興產業蓬勃興旺
長沙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面對提速換擋期、結構調整期、政策適應期“三期疊加”,要在未來發展中分享經驗、聚集要素、搶占先機、贏得優勢,潛力何在?方向何在?
“關鍵是要依靠創新、開放匯聚生產要素、培育發展新動力,發展高端產業、增創發展新優勢,打造新增長點、拓展發展新空間。”去年11月,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為長沙發展指明方向。
今年上半年,長沙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呈現百花齊放之勢,新材料、移動互聯網、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3D打印、北斗導航、生物醫藥、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行業影響力持續提升。
移動互聯網在長沙起步雖晚,卻后勁十足。今年6月,長沙高新區創下一個新紀錄:園區新增移動互聯網企業161家,平均每天新增5.4家。截至6月底,園區移動互聯網企業總數達4009家。
位于麓谷的中電軟件園,從建成之初就積極對接國家創新驅動、“互聯網+”等戰略,帶動長沙電子信息產業及其關聯產業發展。目前,該園已經引進了騰訊、微軟、亞信、中興通訊、航天科工、華為等電子信息與軟件服務類企業2300余家。
創新平臺也接踵落戶長沙。僅長沙高新區就先后獲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新材料產業基地……引進聚集各類創新平臺近600個,其中國家級平臺67個、省級平臺370多個,國家級研發機構數量居全國高新區第4位。
馬欄山PK中關村文創產業井噴式發展
去年9月,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重點推進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馬欄山文化創意集聚區兩大片區建設。打造國家創新創意中心,這兩大片區既是推進平臺,也是重要抓手。
今年3月底,2017移動互聯網岳麓峰會,將馬欄山重新定義,賦予了更多內涵,“北有中關村、南有馬欄山”的名片也愈加響亮。
“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要求、高品質推進馬欄山文化創意集聚區建設,充分發揮產業集聚發展優勢,把最好的公共空間留給百姓,將項目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視頻產業園區,助力長沙建設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陳文浩表示。 按照目前的規劃,馬欄山文化創意集聚區將以“文化+科技”為發展方向,建設以數字視頻內容為核心,以高科技為支撐,集數字視頻、創意場景、軟件業、宣展平臺、版權交易及相關衍生產業為一體的視頻文創園。
上半年,長沙文化“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樣精彩。4月,“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在長沙開幕;2017東亞文化之都·中國長沙活動年盛大開啟;5月,12個文化產業投資項目簽約落戶長沙,簽約金額達132億元;6月,第15屆東亞論壇舉行,東盟國家與中日韓(10+3)等國政要齊聚長沙……
6月以來,花鼓戲《耀邦回鄉》、湘劇《護國》等先后啟動全國巡演。長沙戲劇全國巡演,成為向全國展現長沙文藝精品、宣傳長沙文化風貌、推出長沙文化名片的絕好契機。
與此同時,長沙正推動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市美術館、市非遺展示館、長沙戲劇藝術中心、漢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銅官窯、炭河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華誼兄弟長沙電影小鎮、瀏陽河文旅產業帶等重大項目建設與運行,形成新型文化集群,拉動文化消費市場發展,實現文化與旅游、商業、體育、科技融合,豐富文化消費的業態支撐。
創新,已經成為長沙經濟發展的“驅動器”,企業轉型升級的“助燃劑”。
經濟新常態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產業政策增強創新動能、簡政放權釋放創新活力、人才戰略打造創新高地,長沙正走在創新引領發展的陽光大道上。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