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本市已完成調整項目1020項,占目標任務的78%。按照計劃,今年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將完成1300項任務目標,啟動實施16個重點區域專項。目前的超預期調整節奏有力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和產業生態文明建設。
市經信委產業結構調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落實責任主體,鎖定區塊、鎖定項目、鎖定時間、鎖定責任主體,是產業結構調整有力推進的重要保障。在今年的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市經信委協同配合,全力以赴落實全市環保督察整改、全市中小河道綜合整治。針對重金屬排放、超標排污等行為,鎖定企業名單,加快調整進度。截至7月底,全市河道周邊986家目標企業已完成895家,其中關停調整類企業計劃425家,已完成383家,占任務目標的90%。針對全市二級水源保護區內企業和中小河道周邊重點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加大調整推進力度,并研究配套政策。
工業區塊實現再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與市級層面相比,有些區和鄉鎮在協調力度、資源調度、產業規劃導入能力等方面明顯不足,逐漸形成了調整任務如期完成,但土地、廠房、設備和企業遷移等基本資源要素閑置的狀況,很容易形成“破窗效應”。
因此,如何提高調整后的再開發實效,需要不斷破題。為助力各區在產業結構調整時同步做好再開發的規劃和招商引資,去年底“上海產業結構調整資源要素盤活信息服務平臺”在市經信委指導下上線運營,通過線上發布產業結構調整相關閑置土地、廠房、設備等信息,線下引入市場化專業服務商溝通對接、促進交易。
今年以來,不少地方已經取得積極成效。以松江新橋鎮為例,該鎮2015年啟動工業園區重點區域調整,2016年完成調整并通過市級驗收,今年以來分別將調整騰出的100畝土地用于清軒生物科技和納恩汽車兩家公司優質產業項目,成功實現工業區塊再開發。
據介紹,清軒生物公司是新橋鎮的納稅大戶,2015年稅收超過2500萬元,因業務增長需要50畝土地擴建廠房,這次獲得土地后,旗下品牌公司林清軒欲將總部遷至新橋,全國400家門店的稅收全部落地松江,年稅收將突破1億元。而納恩汽車的項目總投資3.85億元,建成投產后就業人員可達450人,投產運行后年銷售額預計可達8.5億元,凈利潤1.02億元,上繳利稅可達4200萬元。
存量廠房變身特色園區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新橋鎮還針對不同的地塊采取不同的發展模式,對104地塊采用“二產轉二產”的方式引進和發展先進制造業。而在195區塊則以“生產性服務業”為切入點,把部分存量土地廠房,開發出具有特色的產業園區,提高土地使用率,形成新的增長點。
歆翱創新園位于松江莘松路1398號,園區占地60畝,建筑面積約2萬平米,距離漕河涇松江園區僅1公里,由上海歆翺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創建。該地塊原為上海紅旗電纜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主要經營電線電纜、電機等生產,能耗大、污染高,所屬行業為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限制類項目企業,且不符合區域產業經濟發展規劃。經協調,企業決定關閉新橋廠區所有生產線。
歆翱實業公司通過對招商環境業態的整體分析,將園區定位為創新創意產業集聚區。秉承尊重歷史、留住印跡的理念,把原有年久失修的建筑物重現改造及分割后,園區很快舊貌換新顏。創新園建成后,以其精準的定位、高效的管理與優質的服務吸引了大量文化創意公司入駐,讓過去的“工業遺產”在新時期散發出時尚氣息,成為亮麗的“城市新名片”。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