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10月,松山湖(生態園)管委會已通過國際咨詢方式在全球范圍內邀請設計單位,先行開展了松山湖南部濱湖地區的城市設計工作和大朗象山片區、散裂中子源的空間發展策略研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
規劃中的東莞中子科學城由松山湖南部片區、大朗象山片區、散裂中子源及生態綠地三部分構成“三軸三片區”,總面積約為45.7平方公里,由CSNS和華為終端總部形成“雙核引領”。其中,松山湖南部片區將成為總部經濟、科研辦公和綜合服務區,總面積約8.9平方公里;大朗象山片區規劃為產業集聚區,總面積約為11.8平方公里。散裂中子源及生態綠地為大科學裝置集聚區,還將集聚同步輻射光源、激光裝置等一批大科學裝置,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
該區域是東莞和松山湖園區未來的科技創新核心地區,也是東莞松山湖片區實施“1+6”統籌聯動組團發展戰略的重點發展先行區。放在珠三角的地圖上看,這里還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腹地和重要戰略節點。
目前,該區域已集聚了一批高端創新要素,除了CSNS和華為終端總部,還包括中集智谷等一批科研創新機構和國際化企業。華為終端總部是華為目前最大的研發中心,它與CSNS的“雙核引領”效應,將對加快創新要素及上下游企業集聚、打造松山湖片區乃至全市經濟增長極發揮重要作用。
大量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集聚,又將為這一區域注入蓬勃動力。其中,2018年底華為終端項目將進駐3萬研發人員。同時,結合世界散裂中子源發展的經驗,高峰時將有數百名科學家可以同時在散裂中子源及周邊地區開展科學研究。僅松山湖南部片區,未來就有望集聚約8萬名以研發為主的高端人才。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