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信心指數”一路走強,顯示了強烈的復蘇信號。1至6月,全市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4219億元,同比增長16.2%,增幅為5年來最高。這背后與“金融活水”對我市地方經濟的滋養密不可分。上半年,嘉興銀行業制造業貸款余額1929.25億元,比年初增加76.99億元,增長4.16%,高于制造業貸款全省平均增速5.19個百分點。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對于處于經濟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時期的嘉興來說,實體經濟發展需要怎樣的金融環境?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落下帷幕不久,8月22日,我市召開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接下來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為全市經濟、城市和社會轉型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化品質的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
為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全面提升對制造業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我市還制定出臺了《嘉興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績效綜合評價方案》,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加大有效信貸投入,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推動金融改革創新,提高金融供給的質量和效率。
副市長盛全生在當天的會議上強調,金融系統要端正理念,不忘初心,回歸本源,真正想實體經濟所想,急實體經濟所急,盼實體經濟所盼,為實體經濟提供“源頭活水”。
具體來說,他要求全市金融系統要以保供給、調結構為重點,落實“三位一體”主要任務;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形成機構、產品、服務多元化的現代金融體系;要以增加直接融資為重中之重,在更大程度上推進去杠桿、降成本和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以加強政府產業基金運作管理為重點,充分發揮政府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中的導向作用;要以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建設為重點,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政策性融資擔保是國內外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經驗所在;要以創建新型金融平臺為載體,提升金融綜合服務功能;要以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社會價值取向、金融業發展方向為目的,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宣傳工作的重要作用。
“讓實體經濟獲得更多‘源頭活水’,引導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金融機構要在不斷創新中,加大對先進制造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支持力度。”嘉興市金融辦主任包毓瓊認為,在金融業促進經濟茁壯成長的同時,也會推動金融業回歸本源、有效防控風險,服務實體經濟也是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牛鼻子”,兩者相得益彰。
多年來,良好的金融生態已經成為嘉興的一張“金名片”。接下來,我市金融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多措并舉,使“脫實向虛”的資金重回服務實體經濟軌道,為提升嘉興經濟“新氣質”形成有力支撐。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