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要素成為全球新的生產要素,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廣州身處全國數字經濟第一梯隊,正舉全市之力打造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推動數字經濟成為廣州經濟發展新引擎。同時也應看到,全球數字化競爭異常激烈,城市是數字競爭的主戰場,創新優勢一旦形成,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會更加明顯,更需要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起跑階段”高質量打好發展基礎。
發揮數字經濟集聚區的引領功能,重點打造引領型創新平臺
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頂尖人才主要集中在西方國家。廣州數字經濟基礎理論與技術研究相對欠缺,數字技術基礎創新能力不強,“策源地”功能尚不夠強。廣州已經規劃建設了數字經濟試驗區,這將是廣州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要充分夯實其內生創新動力、擴大其輻射帶動力,特別是要注重發揮平臺企業、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經過5~10年的努力,形成數字產業生態體系。以全球化視野謀劃和推動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爭取國家及各方支持,盡快在數字經濟細分領域或基礎共性環節創建1~2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實驗室、技術平臺,集聚底層架構基礎創新領域的人才。同時要發揮好數字經濟試驗區的帶動能力,帶動市內經濟社會升級,擴大與廣佛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合作,實現數字賦能大灣區建設,更好服務國家創新戰略需求。
以城市治理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為牽引,合理布局數字化場景
數字技術的創新成果需要融合到實體經濟社會發展中才能發揮其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促進作用。廣州已經在推廣“數字+”應用場景,但在人口規模、產業體系和高校、各類技術創新平臺集聚這三大優勢領域的巨大應用潛能仍未釋放。數字新業態、新模式創新更加凸顯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導向、以應用和價值實現為核心。數字技術也需要試驗田,需要場景多元供給。然而新場景建設不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而是注重場景布局的針對性,特別是應以廣州超大城市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和群眾需求為導向,探索三大優勢的釋放路徑,形成以應用為核心,通過試驗空間、市場需求協同帶動業態融合。首先,要實現數據平臺的統一“治理”,建立統一、共享的“城市大腦”,實現“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實現公共資源高效調配、城市事件精準處置,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打破各類信息孤島。其次,要培育5G“大生態系統”,推出有基礎可操作“能解渴”的方案,建設可推廣、可復制的場景項目,挖掘城市治理中的優秀應用案例,推廣數字主體參與廣州城市治理中所涌現出的新技術、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