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上海教博會“區域教育大直播”青浦教育訪談舉行,青浦區教育局局長程衛國,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張民生,以及上海教育電視臺主持人徐麗遐,圍繞”一名好老師是如何煉成的——打造“綠色成長”的生態鏈”的主題,共同深度探討了青浦區為實現教師的“綠色成長”,進行了哪些探索和實踐。
程衛國表示,青浦區致力于為教師提供“綠色成長”的環境,包括充足的陽光、雨露、空氣和土壤。
在具體措施上,青浦教育持續實施的“引進、培養、穩定、流動”四大工程,匯聚教師成長的合力,構建起更具吸引力、競爭力、凝聚力的教育人才發展政策體系和更加開放、更具動力、充滿活力的成長環境,為教師的“綠色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張民生委員認為,好老師的首要標準是上好課;教師要上好課,一定是在實踐和行動中得到成長。
為了推進教師的“綠色成長”,青浦搭建起五級“金字塔”型教育人才梯隊培養機制。
從低到高,五級梯隊分別是“名優后備-教學能手-示范教師-學科帶頭人-高端教師”。
與此同時,在教師接受指導到輻射引領,從一個人的成長到帶領一個團隊前行的過程中,主要依托于三個計劃,分別是領航計劃、拔尖計劃、種子計劃,其中,上一個計劃的培養對象同時會成為下一個計劃的領頭人,環環相扣,聯動共進。
程衛國說:“五級人才梯隊培養機制形成了閉環的生態鏈,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出發,構筑起了青浦教育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