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年第三季度)通過線上直播方式進行,同時在線觀看人數近300萬人次,此次論壇聚焦“中國區域經濟格局變動與增長極重構”,知名經濟學家陳文玲、肖金成、曹文煉、毛振華、張可云等人聯合解析。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也同步發布。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孫文凱在演講中表示,特大城市進一步開放戶籍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意義重大。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央提出內外雙循環、以國內投資消費拉動的國內大循環為主的經濟發展思路。而要促進國內大循環,無疑需要調整產業結構滿足國內需求結構,更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從而提高國內居民消費能力,尤其是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而要提高居民收入,就需要打破各種阻礙收入提高的障礙,這其中戶籍制度始終是重要的因素。
孫文凱表示,近日,上海的落戶政策進一步對一流高校畢業生放開,《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明確提出,將之前“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探索建立對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范圍擴大至“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通知中所指的“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因此,四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上海。雖然不是所有這四所高校畢業生都能直接落戶,但相比于以往每年幾千人的積分落戶名額,此政策無疑會讓通過積分落戶人數翻倍甚至更多,相當于大幅擴大了戶籍開放度。上海落戶政策的繼續開放意味著為了本地經濟與科技發展,上海市更積極地在吸納人才。過去幾年各種城市戶籍放開的經驗表明,戶籍相對放開對于吸引高教育人才具有重大影響,率先開放戶籍政策的城市將更多爭奪到優秀的人才資源,以及相應的企業,從而更有經濟活力。上海此次戶籍放開對于特大城市戶籍開放具有較大借鑒意義。這是上海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一項制度創新。
數據統計還發現,大城市的中小微企業密度更高,而中小微企業經營者是中國中產階級的重要力量,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激發人才自由流動的活力,有利于縮小地區差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