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緊盯國際前沿,突出‘高精尖缺’,大力引進外國高端人才,為合肥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助力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接受記者采訪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市公務員局局長吳松保說。
近年來,隨著合肥對外開放程度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市聘請外國高端人才數量逐年增加,每年長期在肥工作的外國人才達4000余人次,其中經濟技術類人才占比近六成,科教文衛類人才約四成。目前,在全省五批“外專百人”計劃中,在合肥工作的有56人,占總人數近70%。
據悉,“十二五”期間,合肥累計執行引進國外技術、管理專家項目240項,聘請國外高層次專家789人次,申請國家、省外專局引智專項經費2000多萬元。在今年揭曉的第14屆省“黃山友誼獎”的16名獲獎專家中,在肥工作的有11人,占比近七成。2010~2016年,合肥共給予多家外國專家聘請單位工薪資助計2900余萬元,受益單位近50家,涉及106名外國專家。這些外國高端人才是企業新產品研發的攻堅力量,他們通過技術改良、管理創新為企業帶來了新技術、新理念,直接或間接地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隨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大量國際化人才將集聚合肥創新創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吳松保說,我們將緊抓人才工作發展的利好形勢,利用好國內和國外兩種人才資源,進一步加強與外國專家組織和海外人才工作站對接,及時發布人才需求,促成項目對接合作。同時,積極發揮國際人才市場在引進外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快合肥市國際人才市場建設,完善配套設施,改善服務窗口環境,拓寬延伸市場服務范圍,力爭把國際人才市場建設成引領全省、輻射周邊、中部一流的地方性國際人才合作交流平臺。
“我們將注重與相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動資源整合,提升開發利用國際智力資源的能力。”吳松保表示,我市將積極搭建海外高端人才來肥創新創業平臺,以七大戰略性創新平臺為引領,以產業創新平臺為支撐,切實將合肥科技人才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產業發展優勢,積極推進與中科大先研院、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經濟研究院等協同創新平臺的合作,逐步形成機制靈活、運轉高效、與經濟發展深度契合的戰略性國際人才集聚平臺。
此外,我市將依托合肥國際人才城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外國人才大量集聚的縣市區規劃建設外國人才街區、俱樂部,不斷豐富交流、聯誼等活動,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搭建開創事業、實現夢想、促進友誼的廣闊平臺,為在肥外國人才提供“點餐式”服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匯聚合肥的天下英才工作放心、生活舒心,真正實現人才發展與城市發展和諧共贏。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