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以前一樣的心態: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每天過的都談不上開心,上班感覺就是一種折磨,身不由己,如果可以的話,早就離開了這個地方。可是,很多時候做不到,原因嘛,歸根結底,有三點,一是公司有你舍不得的人;二是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不知道自己離職了能干點什么,也沒有對未來的規劃,不知道如何進行下一步;三是因為自己沒錢。
這種情形下,該用什么心態去面對工作?怎么樣在不喜歡的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職業價值?無論你喜不喜歡,每天8小時總是逃不過的,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干脆把它利用起來,儲蓄你找到下一份更滿意的工作的勢能呢?簡單來說,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1. 不斷地發問
提問,是在工作中得到進步和提升的最好方法,發問的目的,并不單單在于優化操作、減輕工作量。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去摸透與這項工作相關的一切,去深入了解它背后的運作方式,去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型,以及去發現自己思考中的謬誤和輕率之處。這些都將為你職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個流程合理嗎?
這種方式是最優的嗎?
我還可以如何進行優化?
如何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如何才能減輕重復作業的工作量?
2. 每天留出一段“黃金時間”,獨處、思考、學習
“黃金時間”是什么?就是雷打不動,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影響和干擾的時間。它可以是可以是上班前的早晨,也可以是入睡前的一兩個小時。
如果你現在不喜歡你的工作,但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擺脫它,也不知道你需要做什么,那么,請在每天的“黃金時間”里,思考這些問題:
10年后,我想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
為了成為這樣的人,我需要進入什么行業?
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需要學習什么東西?
……
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任何有疑惑的地方,把記錄下來,上網查詢,或者去問對這個行業熟悉的人,弄懂它們,將其貫穿成為一條線。
如果你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利用這段“黃金時間”去積累經驗、技能和作品。
比如,你想轉行做互聯網,準備從新媒體切入。你就可以利用每天這段完整的時間,去努力學習新媒體運營的知識,閱讀相關的文章,堅持寫作,產出像樣的新媒體作品。
3. 每天寫日志和總結
日志需要包括下面的內容:
今天做了什么?
獲得了什么成績?
犯了什么錯誤?
學到了什么新的東西?
可以如何應用在你的工作上?
通過這種方式,對自己每一天進行反思和梳理: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還能如何提高?反復強化這種思維模式,將它內化成自己的習慣,變成自己面對任何問題時第一反應的直覺,才是提升自己和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模式。
另一方面,通過不斷記錄每一天獲得的成績和進步,逐漸累積成就感。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樂趣,正是因為它過于枯燥,缺乏動力。而一天天累積起來的成就感,恰好可以讓你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成為進步的動力。